描写德才的诗句汇编5篇

非凡网 193 0

关于优秀品德的诗句

  爱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信

  5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文天祥:文天祥:中国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文天祥:198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文天祥:2002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文天祥:2018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文天祥:1996年知书房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文天祥:1996年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文天祥:2003年金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文天祥:1993年新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文天祥:2003年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文天祥: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

  2、汇编:汇编程序是指把汇编语言书写的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的翻译程序。汇编程序输入的是用汇编语言书写的源程序,输出的是用机器语言表示的目标程序。汇编语言是为特定计算机或计算机系列设计的一种面向机器的语言,由汇编执行指令和汇编伪指令组成。采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虽不如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简便、直观,但是汇编出的目标程序占用内存较少、运行效率较高,且能直接引用计算机的各种设备资源。它通常用于编写系统的核心部分程序,或编写需要耗费大量运行时间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程序段。汇编执行指令是机器指令的符号化表示,其操作码用记忆符表示,地址码直接用标号、变量名字、常数等表示。汇编执行指令经汇编程序翻译为机器指令,二者之间基本上保持一一对应的关系。汇编伪指令又称作汇编指示,用于向汇编程序提供用户自定义的符号、数据的类型、数据空间的长度,以及目标程序的格式、存放位置等提示性信息,其作用是指示汇编程序如何进行汇编。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源代码,需要通过使用相应的...

  3、司马迁: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二十八岁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调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西汉景、武年间(生年有争议,参见“人物争议”部分),在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中,司马迁出生了。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位以实边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

  4、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借助绘画中的描绘(画出或描画)术语,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梅尧臣(宋)《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警俗。”尚仲贤(元)《柳毅传书》第四折:“向画阁兰堂描写在流苏帐,说不尽星斗文章,都裁做风流话儿讲。”沈德符(明)《野获编·山人·山人歌》:“赵伯起孝廉长王百谷八岁,亦痛恶王为人,因作《山人歌》骂之,其描写丑态,可谓曲尽。”浩然《艳阳天》第一一一章:“焦振茂少不得又把昨晚上的事儿描写一遍。”爷爷满头白发,尽显他的沧桑,额头上的皱纹记录着生活的艰辛。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