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芦苇
那一片芦苇不只是提供了背景,也摇曳着情思,一片起伏的芦苇,其实就是心潮的激荡。青青的叶片是那样柔滑,可以随着手掌的安抚,但却不会改变原来的形状。
【江村晚眺】
戴复古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晚泊牛渚】
刘禹锡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送耿处士】
贾岛
一瓶离别酒,未尽即言行。
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
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
迢递不归客,人传虚隐名。
【青溪主客歌】
汪崇亮
野王手奏淮淝捷,门外归来有旌节.伸眉一笑紫髯秋,袖中犹挟柯亭月.
山阴主人载雪舟,掀篷系缆青溪头.平生耳热欠一识,若为牵挽行云留.
一声横玉西风里,芦花不动鸥飞起.马蹄依旧入青山,柳梢浸月天如水.
【咏芦苇】
余亚飞
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
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蒹葭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质朴无华:质朴无华,成语,意为朴实而毫不虚夸,出自于林语堂《萧伯纳一席谈》。【释义】朴实而毫不虚夸。质朴:朴实。华:华丽。无华:实而不华。【出处】林语堂《萧伯纳一席谈》:“然而一见其为人,又是质朴无华的文人本色”。【示例】周作人《孙中山先生》:“所以我来写这几行质朴无华的纪念文字”。余亚飞《咏芦苇》:“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近义词】朴实无华、朴素无华。【反义词】雍容华贵。...
2、万水千山:海报(3张)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了敌人防守来到大渡河渡口。但大渡河自然条件险恶,数万大军难以通过。后有敌兵追击,前有天险挡路,我军决定要排除万难夺取大渡河上游的泸定桥渡口,以保大军渡河。红军前卫营不畏艰险、顽强战斗夺下泸定桥,并铺设桥板,使红军大部队安然渡河,继续向大雪山进发。在雪山行进的过程中,天气极为恶劣,许多战士都牺牲在这里,但大雪山还是被红军征服。1935年8月,红一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大军继续行进。在大渡河战斗中受伤的指导员李有国旧伤复发,情势危急,房东老大爷将自己仅有的一匹马送给了红军。草地行军艰苦异常,首长杀掉了马分给战士们吃,李有国用乐观向上的态度鼓励着大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红军终于走出草地,战士们一鼓作气打垮了前来袭击的国民党马步芳军队,随后,又迅速突破敌军重兵防守的天险腊子口。1936年12月,历经千难万险的红军终于与红十五军团在陕北胜利会师,完成了可歌可泣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军事顾...
3、古典:文化地理学意义上的古典含义是表现的一种文化概念。它可以是人类过去的一种意识形态,可以是过去比较典型的物质构造形态,还可以是物质与精神相融合的经典杰作。古典,应该理解为是代表过去文化特色的一种正统和典范。例如古典美女,古典建筑,古典哲学,古典艺术,古典风格等等。∶古代的典章制度示例:与其附会古典,不如恪守成规。孝明皇帝始有扑罚,皆非古典。——《后汉书·扬雄传》∶古代典籍。示例:垂情古典。∶古代典故。示例:他写诗好用古典。∶古代流传下来被认为正宗或典范的事物。超越时代时尚,其优越性为大众所公认的作品。指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以及中国古代传统文学。遵从古代文学艺术创作法则的作品。古韵经典古代的典章制度。后汉书《汉书·王莽传中》:“汉氏诸侯或称王,至于四夷亦如之,违於古典,缪於一统。”《隋书·地理志上》:“﹝汉高祖﹞扫清祸乱,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於秦。”《续资治通...
4、芦苇:芦苇(学名:Phragmitesaustralis(Cav.)Trin.exSteud.),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根状茎十分发达。秆直立,高1-3米,具20多节。叶鞘下部者短于其上部者,长于其节间;叶舌边缘密生一圈长约1毫米的短纤毛,易脱落;叶片披针状线形,无毛,顶端长渐尖成丝形。圆锥花序大型,分枝多数;小穗无毛;内稃两脊粗糙;花药黄色;颖果长约5毫米。芦苇为全球广泛分布的多型种。生于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芦苇多种在水边,在开花季节特别漂亮,可供观赏。由于芦苇的叶、叶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所以它在净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概述图片来源:)芦苇(5张)芦苇多年生,根状茎十分发达。秆直立,高1-3(8)米,直径1-4厘米,具20多节,基部和上部的节间较短,最长节间位于下部第4-6节,长20-25(40)厘米,节下被腊粉。叶鞘下部者短于而上部者...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