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的古诗五篇

非凡网 53 0

咏月的古诗五篇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咏月的古诗【五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中秋月二首1

  [唐] 李峤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咏月的经典诗句大全2

  1、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4、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5、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6、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7、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

  8、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9、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10、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1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1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14、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黄景仁《绮怀》

  15、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

  16、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17、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18、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9、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0、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月下独酌其3

  [唐] 李白

  穷愁千万端。

  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

  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

  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

  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

  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

  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

  乘月醉高台。

  月下独酌其4

  [唐] 李白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月下独酌其5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咏月的古诗【五篇】相关语句:

  ● 咏月的经典古诗10篇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卓文君:卓文君,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蜀中四大才女。其父卓王孙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大亨,仅家僮有八百名,卓王孙分私奔的卓文君百名僮仆、百万两钱,成一段佳话。卓文君姿色娇美,通音律,善抚琴,所著《白头吟》诗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流传至今。卓文君(6张)汉代文景之治时期,蜀郡临邛县(四川成都邛崃)的卓家传到了卓王孙这一代。由于社会安定,经营得法,卓家已成巨富,拥有良田千顷;华堂绮院,高车驷马;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不可胜数。卓文君为四川临邛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出嫁后丧夫(《西京杂记》称此时卓文君十七岁),返回娘家住。时逢梁孝王去世,司马相如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没有可以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就来我这里看看吧。”于是,相如前往临邛,住在城内的一座亭子里。临邛县令佯装恭敬...

  2、古诗: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

  3、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白居易画像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

  4、张九龄: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聪明敏捷,善于属文。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富有胆识和远见,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积极发展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著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官宦世家少有才名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高宗咸亨四年(...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