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的古诗10篇

非凡网 52 0

咏月的古诗10篇

  苏台览古一

  [唐]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月下独酌其二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咏月的经典诗句大全三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李白《关山月》

  3、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陆龟蒙《白莲》

  4、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5、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

  6、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7、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8、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夜月》

  9、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其一》

  10、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11、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12、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

  1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1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6、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17、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18、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咏月的经典诗句大全四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其一》

  3、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白居易《望月有感》

  5、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6、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7、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夜月》

  8、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

  9、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12、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13、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4、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李白《古朗月行》

  1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6、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17、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王安石《春夜》

  18、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19、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五

  [唐]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梁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咏月的经典诗句大全六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3、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4、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

  5、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6、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

  7、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8、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9、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10、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11、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12、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其二》

  1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4、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15、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16、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17、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18、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

  19、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0、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七

  [唐] 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

  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

  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

  归时还弄峨眉月。

  月下独酌其八

  [唐] 李白

  穷愁千万端。

  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

  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

  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

  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

  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

  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

  乘月醉高台。

  月下独酌其九

  [唐] 李白

  三月咸阳城。

  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

  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

  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

  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

  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

  此乐最为甚。

  中秋月二首十

  [唐] 李峤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咏月的古诗【10篇】相关语句:

  √ 咏月的经典古诗10篇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古诗: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

  2、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李商隐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商隐三岁左右,随父李嗣赴浙。不到十岁,李嗣去世。李商隐只得随母还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李商隐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李商隐“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

  3、西江月: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以后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以柳永词《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为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另有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其调名有可能取自李白《苏台览古》的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月”调大致形成于唐五代时期,最初为民间流行歌曲,后来因为清越哀伤,转入法部道曲,在流传和发展过程中逐渐与文人创作统一,格律逐渐完善,直至最后脱离乐谱成为成熟的文学范式。“西江月”作为词牌,最早见于唐玄宗时的《教坊记》。这一词调,源起于唐代教坊的法曲歌曲,而更可能来自于前代南朝的清商乐。唐五代时期存词数目较少,唐代吕岩所作《西江月·著意黄庭岁久》和《西江...

  4、虞美人: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名虞(yú)(一说姓虞),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项羽为了她作《垓下歌》。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后人曾根据《垓下歌》,以及相传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结局是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项羽兵败时,在楚营内自刎,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传说。史书中对虞姬的记载较少,甚至连本名、种族、出生地、生卒时间、与项羽相识的时间、与项羽相识的过程最终结局全都没有记载。西汉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里仅记载道:“有美人名虞。”因此后来就出现了两种说法:一是有人推测“虞”是美人的名;二则推测“虞”是美人的姓,《辞源》备有此说。而“虞姬”则是后人对其的称呼,关于“姬”这个字,也有一定的说法,体上有两个含义:一是“姬”就是她的姓;二则是“姬”是古代妇女的美称。虞姬的姬可以归为第二义,即美称。总而之,人们只能得知虞姬的姓名与“虞”字有关,而她...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