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人周邦彦为何是婉约派“集大成者”?

非凡网 110 0

周邦彦是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杭州)人。他少年时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他写了一篇《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严谨,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周邦彦诗词文赋,无所不擅。但为词名所掩,诗文多零落不传。其中《汴都赋》为成名之作,流传至今。古体诗代表作《天赐白》,《过羊角哀左伯桃墓》等,风骨凛然,绝无绮罗香泽之气。周邦彦被公认为是“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相当的大。他的词多写男女恋情,咏物怀古,羁旅行役,内容较窄,境界不高,但在艺术创意上堪称大家。

周邦彦的词善于铺叙,即在写景抒情中渗入述事,造成另一境界,形成曲折回环,开阖动荡,抑扬顿挫之势,发展了柳永,张先的慢词。加之语言工丽,多用典故,形成了浑厚,典雅,缜密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如[少年游]“并刀如水”,不但写故事,重现当时的境界,而且写对话,如见词中之人,且闻其语,生动地描绘出人物的性格,心态,在词中实为独创。

另一首[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写得更妙。一首小令写了两个故事,中间只用“而今丽日明金屋”一句联起来,将上阕的追忆恋爱与下阕的共同生活,金屋藏娇两种境界进行了比较,感受追忆两个故事中的一种情调:相聚不如相思,意味深长。另如长调[花犯]“粉墙纸”,跳跃曲折,照应,收放,开合,十分讲究。[过秦楼]“水浴清蟾”,将时间,地点,人物,感情变换数次,构成全部事件,人物感情发展的脉络。

[兰陵王]《柳》,把将离之情,既去之思,居者与行者,旧恨与新愁,人和物,情和境,浑然融为一气。周邦彦词音律严整,格调精工,多创新调。因此他被尊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

周邦彦和柳永,苏轼是北宋词坛上的三座高峰,当时被认为词家正宗的则是大晟派代表人物周邦彦。

北宋词人周邦彦为何是婉约派“集大成者”?-第1张图片-非凡网

北宋词人周邦彦为何是婉约派“集大成者”?-第2张图片-非凡网

北宋词人周邦彦为何是婉约派“集大成者”?-第3张图片-非凡网

北宋词人周邦彦为何是婉约派“集大成者”?-第4张图片-非凡网

北宋词人周邦彦为何是婉约派“集大成者”?-第5张图片-非凡网

北宋词人周邦彦为何是婉约派“集大成者”?-第6张图片-非凡网

北宋词人周邦彦为何是婉约派“集大成者”?-第7张图片-非凡网

北宋词人周邦彦为何是婉约派“集大成者”?-第8张图片-非凡网

北宋词人周邦彦为何是婉约派“集大成者”?-第9张图片-非凡网

标签: 周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