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1056年一 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中国北宋词人。历任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官职。他年少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非常喜欢读书,神宗时,他写了一篇《汴都赋》,称赞新法,徽宗时为徽献阁待制,提举大最府(专门管理音乐的机构)。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特别 擅长长调铺叙手法的运用。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周邦彦诗词文赋,无所不擅。但后世多以其词为名,诗文多零落不传。其中《汴都赋》是他的成名之作,长七千字,流传至今。
古体诗《天赐白》、《过羊角哀左伯桃墓》,风骨凛然,绝无绮罗香泽之气。周邦彦被公认为是“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非常大。邦彦词多写男女恋情,咏物怀古,羁旅行役,内容较窄,境界不高。但在艺术创意上堪称为大家,其词善于铺叙,就是在写景抒情中渗入述事,造成另一境界,形成曲折回环,开阖动荡,抑扬顿挫之势,发展了柳永、张先的慢词。
加之语言工丽,多用典溆,从而形成了浑厚、典雅、缜密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如《少年游》等。邦彦词音律严整,格调精工,多创新调。因此他被尊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开南宋姜夔、吴文英格律词派之先河。周邦彦的集子有杨泽民、方千里、陈允平三家和词,今存《片玉词》十卷,《彊邨丛书》本;另有《清真集》二卷,集外词一卷,《四印斋所刻词》本。
标签: 周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