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人,走不进的角色
小时候,老师说诗人很厉害,出口成章,酒后成诗,特别是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后来读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后,更是崇拜不已。觉得古代诗人简直是神,通晓天文地理,在那么远古,就能写出那么伟大的诗篇!
后来,随着学业不断的增长,读到的诗歌越来越多,就幼稚地想着,以后也要当个诗人!于是当读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我想当一名李白一样的浪漫主义诗人,要活得自由洒脱,激情豪放,要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写出充满浪漫,想象瑰丽、富有激情的诗章。当读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就想当一名杜甫一样的现实主义诗人,要学习他关心时事,直面社会现实,以真实性、典型性和客观性来描述社会。还要象范仲淹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出为民请命,敢于担当的诗篇。当读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心中的悲壮和崇敬便油然而生,想着能成为一位名留千古的爱国主义诗人,应该是人生的最高荣耀吧!屈原的《离骚》《国殇》、陆游的《示儿》、岳飞的《满江红 写怀》和王昌龄的《出塞曲》,这些满满的爱国诗篇都深深打动我。特别是辛弃疾的《永遇乐》,从年轻时的“想当年,金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到暮年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气概,这家国情怀,真令人敬佩。
还有,在年少时,感觉到诗人特别能感悟人生。当读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我觉得时不待我啊,要努力学习;当读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尺金难买寸光阴”时,我更觉得时间的珍贵、人生的短暂。长大后,当读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时,我就更加珍惜友情了,人生如果没有友情的陪伴,那将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家寡人了。当读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后,我更珍惜爱情、珍惜爱人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啊,诗人说这个世界什么都古老,只有爱情永远年轻。暮年后,当读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我更想念家乡了,故土难离,该落叶归根了。而当读到“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后,我更加斗志昂扬、满怀激情了。一代枭雄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章,多么催人奋进,人到中年了,凡壮志未酬者,谁不老当益壮、奋发图强呢。
后来,自己也学习写诗了,本来想学习古人写古体诗,绝句、律诗,押韵、平仄、对仗,觉得气势磅礴。后来又觉得古代诗人把爱情、友情、乡愁、思念、孤独、月亮、美酒夕阳、春花、秋月都应写尽写了,难以超越。还是写词吧,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的文学瑰宝,宋词它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无论是婉约派的清新绮丽,还是豪放派的悲壮宏博,都令人惊奇。就如宋代词人李清照,以一首《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此情无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让多少痴男怨女饮泪长夜。但又觉得词曲虽然唯美,但还是有太多的儿女情长,稍不慎,就会坠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奢糜人生。
还是写自由诗吧,自由、灵活,没有规则的音节、韵律及其他正规设计,依靠言语的自然节奏,应该很好写吧!于是爱上了徐志摩、戴望舒、席慕蓉的诗,它自由舒畅,但是好读不好写,于是最后还是应了徐志摩《再别康桥》那句经典:“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不一片云彩”。后来又爱上了北岛、顾城、舒婷等为代表的朦胧诗,朦胧诗的特点就是朦胧,那特别的意境,让你想象她是什么就是什么,但后来读多了也觉得很累人,朦胧得往往写完后自己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别人也不知写什么。最后还是应了顾城先生《一代人》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北岛先生《回答》中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一样的不知所云。夜朦胧、月朦胧,雨朦胧,人朦胧,一直朦胧到现在还走不出自己的世界。
的确,因为自从爱上诗后,觉得自己改变了许多。先是再也不会好好说话了。句子不再按照老师所教的语法书写了,词组也不按老师教的词性来使用了,标点符号更是可有可无。语言在得到想象力的超级驯化后,在诗人手下,它仿佛不是用来表达和交流的,而是用来“搭积木”“玩游戏”的,它可随心所欲有感而发,也可胡思乱想无病呻吟。可通江达海气势如虹,也可孤芳自赏顾影自怜。有明哲、清新、隽永,也有朦胧、晦涩、拗口,甚至似是而非、口是心非。可不是,多自然的下雨,我却把认为是“天空在落泪”;多美丽的晚霞,却叫它“被坠落的太阳燃烧了天空”;多普通的鹅卵石却想着它是“浪花留下的脚印”。明明是胡思乱想,却叫“思绪的野马在狂奔”,明明是贪杯宿醉,却称之“每一滴酒都是相思的泪,每一次醉,都是对爱的诠释”。太阳可“裸体”,月亮会“害羞”,小草会“落泪”。暴风雨中的雄鹰成了“黑色的闪电”。失恋得不能自拔,却被写成“自从喝了你爱的毒药,让我死了千遍万遍,从此便不知生为何物”。诗人总是不习惯好好说话,语言和文字在他手里,已沦为发泄内心喜怒哀乐的工具或玩偶。
因为自从爱上诗后,自己便再也不会好好思维了。明明是自己爱上某个姑娘,却想成是她用爱神丘比特的箭将自己射中了,明明是自己孤独,却写成“在孤单的雨夜,我的心在流浪”。明明是自己高兴,却写成“是谁点燃了我的导火线,让我的心如烟花怒放”,明明是文盲的父亲扶犁耕耘,却想成“他在用祖传的犁铧在土地上写诗”。而明明自己在城里写文章,却感觉自己是“用笔在城市的水泥丛林里耕耘”。任由想象的力量左冲右突,天马行空,诗意也随风飘舞,把人带进无限的空间和时间。
因为自从爱上诗后,我的生活也改变了。我感知了诗的力量,以诗呼唤真情,以诗追寻心灵的方向,以诗召唤人性,以诗的纯美,去歌唱爱情、歌唱青春、歌唱生活,讴歌新时代的阳光灿烂。
诗啊,你的神圣、雅致、唯美,你的痛楚、沧桑、凄美,你的豪放、婉约、现实,你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人说你是语言的符号,你用祖先创造的象形字,形象地描绘生活,讲述故事,传承历史。有人说你是文化的精髓、民族的力量,有人说你是心灵的图腾、灵魂的故里和家园。总之,因你的崇高,让人下跪着无法触及,因你的圣洁,让人远离着无法靠近,因你的神秘,让人欲罢不能萦回梦绕!
最终,我还是如洄游的鱼般回归了生命的原地,虽然无法走进她的角色,但彼此学会了相处。如今,我学会了区别诗意和语言,区别诗人和诗,区别梦幻和实现。领悟了“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的道理,也学会了放纵与节制,激情与思考,学会了获取和感恩,追求与放弃。
只是当我怀念诗的时候,我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和她对话,用浪漫的方式和她牵手,用天使的姿态和她一起飞翔。孤独的时候,我会让她陪我独酌,快乐的时候,我会让她陪我唱歌。我想,这也挺好,不能成为诗人,却得到了诗的陪伴,能成为诗的“人”,我此生心满意足!
只是终究还是很遗憾,诗人,这头戴光环的天使,我总走不进你的角色!
免费下载散文 诗人走不进的角色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角色:角色最初是由拉丁语rotula派生出来的,这一概念最初在学术著作中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家格奥尔·齐美尔的《论表演哲学》一文中,当时他就提到了“角色扮演”的问题。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角色”一词才被专门用来谈论角色问题。【词目】角色【拼音1(普通话)】juésè【拼音2(国语,南方古语,台湾标准)】jiǎosè【注音】ㄐㄧㄠˇㄙㄜˋ;ㄐㄩㄝˊㄙㄜˋ【词性】名词【词义】(1):如小说或戏剧中的人物。(2):某一类型的人物。(3)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洪深《最近的个人的见解》:“角色--全剧人数,不宜太多,以能适合上演于小舞台者为最宜。”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
2、诗人: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诗人,通过诗歌创作、吟咏抒发激情,通过诗歌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诗歌传颂人间真善美。载入文学史上的诗人,应属于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的范畴。中国历代出现过众多的杰出诗人,如古代的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近代的徐志摩、闻一多、林徽因、戴望舒等;当代的厉声教、余光中、北岛、顾城、祁连山等。对于诗人的分类很多,如陆游、丘逢甲等称爱国诗人,高适等则称边塞诗人,陶渊明、厉鹗、孟浩然等称田园诗人,李商隐等称无题诗人,邮如斯、袁枚、赵翼、张问陶等称性灵诗人。另外,古今诗人的雅...
3、徐志摩: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等。浙江海宁硖石人(今嘉兴市海宁市硖石街道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景星学社社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