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浣溪沙》原文与历代鉴赏评论
争挽桐花两鬓垂。小妆弄影照清池。出帘踏袜趁蜂儿。跳脱添金双腕重,琵琶拨尽四絃悲。夜寒谁肯剪春衣。
【汇评】
俞平伯《清真词释》:诗以不触及议论为常,而有狭义广义之别。狭义之议论,即议论是也;广义,则凡在文字间加以点破者,皆议论之属也。如此词,“双腕重”之“重”字,“四弦悲”之“悲”字,点睛之笔,亦即其议论也。唯下得极斟酌,叙而不断,断而不议,使人自领其弦外之情,斯则善矣。昔年曾和此章,附见于左:
一树梨花雪四垂。三分春色占萍池。几回玉蝶扑帘儿。惘惘停眸谁爱惜,匆匆闲忆总成悲。灯前重理砑罗衣。
若夫清真原作,可谓至哉! 低徊今昔,俛仰盛衰,玉腕笼金,顾端凝而可讶;琵琶挑弄,省欢笑之甚遥。隔鬓桐花,寻蜂刬袜,虽儿情如昨,而回首俱非。末句复一拗一悲。夫“谁肯剪春衣”,是剪春衣也。是愈悲也。其声疏冷而长,吾知其必为深闺刀尺之声矣。
【附录】
方千里《浣溪沙》:杨柳依依窣地垂。麴尘波影渐平池。霏微细雨出鱼儿。先自别来容易瘦,那堪春去不胜悲。腰肢宽尽缕金衣。
杨泽民《浣溪沙·山矾》:芳蕊鬅松夹道垂。珠幢玉节下瑶池。异香团就小花儿。应念裴航佳句好,休论白傅送行悲。月娥亲自送仙衣。
陈允平《浣溪沙》:双倚妆楼宝髻垂。佩环依约下瑶池。鬓边斜插碧蝉儿。不嫁东风苏小恨,未圆明月柳娘悲。舞休愁叠缕金衣。
免费下载周邦彦《浣溪沙》原文与历代鉴赏评论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历代:历代,读音为lìdài,汉语词语,指以往各代。语出南朝·宋·鲍照《松柏篇》:“松柏受命独,历代长不衰。”∶以往各代∶过去的整个年代经历数代。《书序》:“夏、商、周之书……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南朝·梁·陆倕《石阙铭》:“历代规謩,前王典故,莫不芟夷翦截,允执厥中。”唐·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诗:“子孙不振耀,历代皆有之。”明·张居正《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今后务将颁降四书五经……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及当代诰律典制等书。”南朝·宋·鲍照《松柏篇》:“松柏受命独,历代长不衰。”《隋书·东夷传·高丽》:“历代逋寇,一朝清荡,遐迩乂安,人神胥悦。”《儿女英雄传》第八回...
2、周邦彦:周邦彦(1056年-1121年或1058年-1123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文学家、音乐家、官员,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周邦彦自少性格疏散,但勤于读书。宋神宗时成为太学生,撰《汴都赋》,歌颂新法,受到神宗赏识,升任太学正。此后十余年间,在外漂流,历任庐州教授、溧水县令等职。宋哲宗亲政后,周邦彦回到开封,任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职。宋徽宗时一度提举大晟府,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后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在南京应天府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宣奉大夫。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
3、浣溪沙: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浣溪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金奁集》《片玉集》均注“黄钟宫”,《张子野词》注“中吕宫”。任半塘《唐声诗》谓“浣溪沙”三字费解。梁启勋《词学·调名》云:“《浣纱溪》,杜甫诗‘移船先生庙,洗药浣纱溪’(《绝句三首》)。”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
4、评论:评论,针对于事物进行主观或客观的自我印象阐述。评论易让人听到不利于自己的一面,因此评论的话语容易产生对方的逆反心理。但由于可以较快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受,广为被大众所使用。时事评论。评论是非。批评、议论。《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共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唐吕岩《七言》诗之一:“此道非从它外得,千言万语谩评论。”《红楼梦》第五十回:“黛玉写毕,湘云大家纔评论时,只见几个丫鬟跑进来道:‘老太太来了!’”巴金《观察人》:“不久前有两位读者寄给我他们写的评论我的文章。”批评、议论的文章。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既造《后汉》,转得统绪。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