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顾炎武《精卫》初中诗文 注释 译文 赏析 思考与练习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非凡网 106 0

(明)顾炎武《精卫》初中诗文 注释 译文 赏析 思考与练习

  精卫[1]

  (明)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2]。

  【作者简介】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学者。

  【注释】

  [1]精卫:古代神话中记载的一种鸟。相传是炎帝的小女儿,由于在东海中溺水而死,所以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常常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

  [2]窠(kē):鸟兽的巢穴。

  【译文】

  我知道,世上万事万物原本就不都是均衡的,你没有必要自寻烦恼,凭你这径寸之身,就算能长生不老,你也无法将汪洋大海填平。我也不止一次想过,决意要填平这汪洋大海,即使身沉大海淹死,填海之心也不会悔改,如果大海填不平,我填海的决心,就不会终止。教人伤心哪!你没看见吗?那西山上的鸟雀们都在各忙各的,为自己筑造安乐的巢穴呢。

  【赏析】

  这首诗是顾炎武在36岁时根据《山海经》关于精卫鸟的故事写成的。顾炎武把自己比喻为精卫鸟,决心以精卫鸟填海的精神,实现自己抗清复明和编写巨著的大业。

  【思考与练习】

  1.顾炎武是明末抗清志士,在文学上亦有很深的造诣。读了他的《精卫》诗后,你对“精卫填海”有没有更新更深的认识?谈谈你的看法。

  2.作者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构筑全诗,想想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仔细领会最后一句诗的含义。作者写了精卫的自述后为什么要提及西山的鹊和燕?

  4.你能根据这首诗的内容和作者身份推测作者写作此诗的用意吗?

  免费下载(明)顾炎武《精卫》初中诗文 注释 译文 赏析 思考与练习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初中:初级中学,简称初中(juniorhighschool)。初中是中学的初级阶段,初中一般是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向高中过渡的一个过程,属于中等教育的范围。在我国初级中学学年制为三年制:七年级(初一)、八年级(初二)、九年级(初三)。2021年,全国共有初中28万所。初中招生10万人,在校生09万人。初中共有专任教师07万人。初三阶段入学率5%。2016年,全国共有初中24万所,在校生95万人,初中阶段入学率0%,初三毕业生升学率1%。2021年,全国共有初中28万所。初中招生10万人,在校生09万人。初中...

  2、注释:注释是指解释字句的文字,也指用文字解释字句。可以是文字符号图片等多种形式。注释,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为古书注释开始于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分得较细,分别称之为注、释、传、笺、疏、章句等。包含的内容很广。诸凡字词音义、时间地点、人物事迹、典故出处、时代背景都是注释对象。有脚注、篇末注、夹注等形式。古籍注释列在正文之中,有双行夹注和夹注。现代书籍注释列于正文当页之下,称脚注,亦称本面注;列于文章之后或列于书籍之后者称篇末注。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全书注文的编排一般要求统一,以便于读者查考。注释在教科书中应用广泛,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现代学术作品中的注释一般分内容解释...

  3、精卫:精卫,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鸟。上古神话传说里,女娃是炎帝最小的女儿,后溺水而亡,化作精卫鸟;另一说,女娃是上古的一个部落,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女娃部落遭到灭顶之灾,后化作精卫。据《山海经》记载:精卫婀娜多姿、长发飘逸、背生双翼,花头颅、白嘴壳、红脚爪,样子有点儿像乌鸦。先秦时期,《山海经·北山经》记载:“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汉代,《列仙传》上卷记...

  4、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