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鼓笛令·黄庭坚》翻译 原文 赏析 评点 酒阑命友闲为戏②。打揭儿③、非常惬意。

非凡网 837 0

诗词鉴赏《鼓笛令①·黄庭坚》

  酒阑命友闲为戏②。打揭儿③、非常惬意。各自输赢只赌是。赏罚采、分明须记。  小五出来无事④。却跋翻和九底。若要十一花下死。管十三、不如十二。

  ①鼓笛令,词牌名。  ②阑,将尽。  ③打揭儿,以双陆为戏具的一种博戏。双陆,是古代的一种博具,如今已失传。  ④小五,和跋翻、九底、十一、十三、十二同为双陆的术语,大概指的是骰子的点数。

  这首词展现的是词人与朋友们酣饮之后下双陆棋的场面,富有浓郁的时代特点和生活气息。宋代中期赌博开始在市井间流行,文人、士大夫也大都热衷于此。双陆是一种博具,在各地较为普及。

  上片写的是游戏之前的心态及商定的游戏规则。饮酒将尽,酒友们兴致正浓,于是玩起了双陆棋,每个人都觉得无比欢畅。首先确定游戏的规则,胜者有奖,负者要罚,奖什么,罚什么,都规定好了。

  下片具体介绍游戏的玩法和游戏者的心态。小五、跋翻、九底、十一、十三、十二大概指的是骰子所掷出的点数,可以想像当时朋友们醉醺醺地聚在一起,吆五喝六地掷骰子,面红耳赤地争输赢,场面是何等的热闹。

  词文取材于生活,以独特的语言形式表达了文人对愉悦身心的双陆游戏的喜爱之情。词句以口语为主,活泼风趣,轻松自然,俗中有雅,展示了在社会经济发达背景之下的人们自由快乐的生活。

  ●鼓笛令,调见黄庭坚词。双片55字,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韵。《词律》卷八、《词谱》卷一一俱列之。

  ●双陆,是古代的一种博具,如今已失传。双陆应是一种类似飞行棋的游戏。关于双陆在中国的出现,有着多种说法。《事物纪原》一书说,三国时曹魏“陈思王曹子建制双陆,置投子二”。而《山樵暇语》则认为“双陆出天竺(今印度)……其流入中国则自曹植始之也”。上述二种看法虽在双陆的起源方面相异,但均以汉魏之际作为在中国出现的始发点,表明双陆这一棋戏于三国时已在中国流行了。宋人洪遵著有《谱双》一书,其中将双陆分为北双陆、南双陆、大食双陆、真腊双陆等多种制式,其棋盘刻线均不相同。从这一点来分析,双陆当是舶来之品,传入日久,才化入民族文化之中,成为中华古游戏。

  黄庭坚推崇杜甫,以杜甫为学习榜样,“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二人共同的追求。请看杜甫的一首诗。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杜甫时年五十岁,居于成都草堂。诗题中一个“如”字,突现了江水的海势,提高了江景的壮美层次,表现了江水的宽度、厚度和动态。诗人自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足见“聊短述”的良苦用心,炉火纯青的诗艺,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和动人心弦的审美效果。正由于杜甫艺术上的一丝不苟、勇于创新,因此老年臻于出神入化、妙手成春的极境。所谓“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春来花明鸟语,酌景成诗,莫须苦索,愁句不工也。若指花鸟莫须愁,岂知花鸟得佳咏,则光彩生色,正须深喜,何反深愁耶?”(《杜诗详注》卷之十)这里是说春光明媚,花香鸟语,快乐异常,因此不存在花鸟深愁的问题,“莫深愁”为杜甫自况。首颔二联总体着眼,大处落墨,虽为短述,语实惊人,虽未直接描写江上海势,但胸中之海早已形成。它浑厚深涵,辽阔无垠,大气磅礴。颈联道:“新添水槛供重钓,故著(着)浮槎替入舟。”此处虽写江水,但只是轻轻带过,如此触及江水、悟及海势的写法,令人玩味不尽。尾联诗人以一“焉”字,即巧作转折,融注新意。诗人之语,已经惊人。若得陶渊明、谢灵运那样的妙手,使其述作,并同游于江海之上,岂不快哉!尾联思路新奇,饶有兴味,且与首联相呼应,显示出诗人对艺术最高境界的执著追求。“更为惊人之语也。”此诗以虚带实,出奇制胜,意在言外,令人叹为观止。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考虑到以下可能属于次要内容,所以默认折叠。

  1、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是诗人面对如大海汹涌的江水,抒发内心感受的叙怀之作。诗写于安史之乱时,诗人流落四川成都,寄居草堂,一次观锦江“水如海势”,波涛汹涌,则触景生情,感慨万端,但又无从说起,只好“聊短述”,抒写了他激愤的、自我解脱的、一时的人生感悟。全诗八句五十六字,其中“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传世名句,道出了杜甫诗作的特色,反映了他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1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值:正逢。水如海势:江水如同海水的气势。值奇景,无...

  2、黄庭坚: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宋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宁人(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祖籍浙江省金华市。北宋诗人黄庶之子,南宋中奉大夫黄相之父。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

  3、杜甫: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