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原文与赏析
林逋
底处凭栏思眇然? 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林逋是北宋初著名的隐士,不做官,不娶妻,养梅畜鹤,二十年足迹不入城市。死后赐谥“和靖先生”。他喜欢在诗中描绘幽深的意境和表现清寂的隐居生活。
林逋结庐西湖孤山,孤山上有孤山寺是林逋常去登览的地方。那里还住着一位会做诗的和尚。林逋称他为“端上人”。“端”是和尚的名字,“上人”是和尚的尊称。诗题“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就是说作者在孤山寺端上人居所看景。
这是一首律诗。 首联点题:“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眇”与“渺”通,高远貌。上句故设一问:“这里使我凭栏眺望,引起悠远遐想的是个什么地方呢?”下句作答,引出端上人房的方位。“这里是孤山寺塔后一座阁子的西边,端上人的居所。”首联只是起个开头的作用,写得平平。
颔联和颈联是“写望”的中心。诗人着力描绘了四景,刻意渲染端上人的生活环境。颔联中的二景,一写寺,一写田,写的是静景。“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这是深秋。在苍茫暮色与幽暗山林中隐约现出一处寺院。远观就像一轴黯淡褪色的古画一般。“棋枰”就是棋盘。“葑田”又名架田。南方种葑 (南方菰根或云北方蔓菁) 是把葑捣碎成泥,安在木制的方形框架上。那些框架漂浮在水田上,俯视就像棋盘上零零散散的许多方格子。这一联对得工整,前四字是比喻,末一字是比喻的对象,林间寺和葑上田,是出家人方外之地。两个比喻包含景物如轴画,人生如局棋的消极思想,写出脱俗避嚣的端上人的身份和地位。
再说画轴与其枰的比喻十分贴切,这是林逋的创造,在他以后,宋人以轴画喻景,以棋盘喻田的诗渐渐多起来,如滕岑句:“何人为展古画轴,尘暗缣绡浓淡间。”(《游西湖》) 程孟阳句:“古寺正如昏壁画”(《闻等慈师在拂水有寄》); 黄庭坚句:“田似围棋据一枰”(《题安福李令朝华亭》);文同句:“秋田沟垅如棋局”(《闲居院上方晚景》) 等,却不见得能胜过林诗。
颈联的二景最为出色:“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以动写静,写得清远。只见寥廓秋空,数片秋云,静而又静,偶然之间一只孤独的小鸟,飞掠而没,随后,更加空寂了。又见夕阳下落,暮霭沉沉,静而又静,隐约之间一缕寒烟升起,片刻袅袅淡去,终于,什么也不见。“有时”与“无事”两词,“独”与“寒”两字下得颇见工夫。偶有独鸟,别无所见,除去寒烟,再无其他。“独”鸟,他的伶仃孤独,与秋景相衬。“寒”烟,不说“炊”烟,与秋气相合,句中的“秋景”与“夕阳”不是动词的主语,而背景烘托这一联很有诗味,又见禅思,或者是诗人望景遐想,置身物外,感发而来的好句吧。
这清幽空寂的四幅景,托出端上人的高人清品,但同时也是诗人向往的理想境界。因此他在尾联道出对端上人的倾慕。“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迟留”是逗留不去。“在端上人房望景,使我流连不返。这才感到我的居所的可爱,因为它距离不远,使我可以在这里多留片刻。另外,待到雪花飞扬时,我还要重来这里看那银装素裹的佛门宝地”。林逋恐怕把自己比作秋空中有时飞来的独鸟,夕阳下无事而起的寒烟了吧。
林逋的诗清空淡远,飘逸出尘似不食人间烟火者。这也是宋诗中的一格。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考虑到以下可能属于次要内容,所以默认折叠。
1、出家人:出家人,出家人信仰佛教。尼姑(比丘尼)是指归入佛门,受持具足戒的女子。词语解释尼姑(比丘尼)是指归入佛门,受持具足戒的女子。五众、七众之一。比丘尼为梵文Bhikssuni的音译,亦译作比呼尼、苾刍尼、备刍尼等。意译为乞士女、除女、除馑女或薰女;亦称沙门尼或简称尼、尼僧。尊称应为:“法师”,表示尊其佛法造诣高深。出家人信仰佛教。尼姑一词,也是中国人的俗称,并不合乎佛制的要求,本来,印度以尼(ni)音,代表女性,有尊贵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专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弥尼,大的叫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弥及女比丘。到了中国,每以未嫁的处女称为姑,故将佛教的沙弥尼及比丘尼称为尼姑,并没有侮辱的意思...
2、夕阳:夕阳(thesettingsun),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īyáng,指傍晚的太阳,也指山的西面,另外还用以比喻晚年。由于接近黄昏时,夕阳通常是橙红色。【词目】夕阳夕阳(37张)【拼音】xīyáng(台湾:xìyáng)【注音】ㄒㄧˋㄧㄤˊ【词性】名词即傍晚的太阳;也指山的西面;另外还用以比喻晚年。指山的西面。《诗·大雅·公刘》:“度其夕阳,豳居允荒。”毛传:“山西曰夕阳。”《释名·释山》:“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随日所照而名之也。”傍晚的太阳。晋庾阐《狭室赋》:“南羲炽暑,夕阳傍照。”李商隐《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3、上人:上人,读音为shàngrén,汉语词语,意思是对持戒严格并精于佛学的僧侣之尊称。指持戒严格并精于佛学的僧侣。上德之人,比丘的尊称,因比丘内涵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在古文中的上人:对长老、和尚的尊称。在有些地方语言中,上人指家中长辈。《释氏要览》称:「上人」美国三藩市附近万佛城的宣化法师被称为宣化上人;摩诃般若经云。何名上人。佛言若菩萨一心行阿耨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增一经云。夫人处世。有过能自改者。名上人○十诵律云。有四种。一粗人。二浊人。三中间人。四上人○律瓶沙王呼佛弟子为上人○古师云。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人之上。名上人。...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