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浦《游白云精舍》写景抒情诗词赏析 原文 赏析 白云精舍:在广西南宁青山,今毁

非凡网 30 0

徐浦《游白云精舍》写景抒情诗词赏析

  游白云精舍

  (1)白云精舍:在广西南宁青山,今毁。

  (2)青山:亦名青秀山,在广南南宁市邕江边。

  (3)悠(yōu优)哉:悠然,闲适,自由自在貌。

  (4)董君:指董傅策。董傅策,字原汉,松江华亭人。嘉靖进士,除刑部主事。因劾严嵩。谪戍南宁。 负道气:具有仙道气质。

  (5)遐(xiá霞)方:远方。

  (6)醅(pēi胚):没过滤的酒。此指山中泉水。

  (7)恬然:安然,坦然。 澄:洗净,除尽。 外虑:对身外之物的顾虑。指对功名利禄的追求,穷达得失的哀乐等杂念。

  (8)“舆物”句:意谓舆外物真诚相待,非常融洽。指董传策对大自然的景物的喜爱是出自真心的。

  (9)洁籁:清越的声音。 八垓(gāi该):八方;极远的地方。

  (10)嫌猜:猜疑,疑忌。

  (11)眷:顾念。 严慈恩:父母之恩,此指君恩。

  (12)怀:怀思,情思。 剧:剧烈,厉害。

  (13)肠欲摧:言其痛苦至极。摧,折。

  (14)引睇(di地):放眼远望。 杳茫:渺茫,辽阔无际。

  (15)崇峦:高山。 斗台:北斗星和三台星。

  (16)隈(wēi威):山曲。

  (17)太虚:天空。 弘恢:宽广。

  (18)僕:谦称,我。

  (19)兴洽:兴趣融洽。

  (20)“骊驹”句:意谓依依惜别,无法挽留对方。骊驹,逸《诗》篇名,告别之歌。 《汉书·王式传》:“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毋庸归》。”此作告别的代称。 攀:牵,挽。

  (21)崔巍:高峻。

  徐浦

  徐浦(生卒年不详),字伯源,明代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嘉靖进士。爲弋阳令,擒叶世豪等奸民三十三人,平其余党。擢工科给事中,累官至广西佥事,以致仕归。有《归闲吟稿》。

  朝代:明代

  籍贯:福建浦城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青秀山: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凤岭南路6号,坐落于邕江畔,西起青山路、北至东盟商务区,南面和东面靠临邕江,面积为54平方千米。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于1986年开始重建,于1987年10月正式开放;截至2015年,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植物种类共6128种,隶属235科1283属,其中蕨类植物30科79属202种;裸子植物11科22属68种;被子植物194科1182属5858种;有国家级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232种,其中一级重点保护植物92种,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40种。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广西十佳景区”和“...

  2、白云:白云,女,汉族,1960年12月生,山西五台人,197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2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曾任山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2016年10月19日,因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0万元。被控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83015万元。12--05国防科委廿基地通讯总站卫生队卫生员;05--09雁北军分区后勤部卫生科卫生员、护士;09--05朔县县委宣传部党教科副科长;05--09平朔矿区工委干事(...

  3、浦城县:浦城县,福建省南平市下辖县,中国丹桂之乡。位于福建省最北端、闽浙赣三省交界处,是福建的“北大门”,自古为中原入闽第一关,分别与浙江省的江山市、龙泉市、遂昌县和江西省的广丰区接壤,与福建省的建阳市、武夷山市、松溪县毗邻。全县辖2个街道、9个镇、8个乡、296个村(居)。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浦城县常住人口为297719人。全县区域面积02平方公里,为福建省第三大县,其中山地面积4万亩,耕地面积47万亩,河流水域面积15万亩,是中国、福建省最早的商品粮基地县。中国十大香樟基地之一。林业用地面积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林木蓄积量...

  4、精舍:精舍最初是指儒家讲学的学社,后来也指出家人修炼的场所为精舍,现在精舍多指都市人修身养性、追求人生真谛而求学的地方。精舍李少白书法拼音:jīngshè注音:ㄐㄧㄥㄕㄜˋ条目:精舍灵山精舍精舍jīngshè(1)∶讲学的处所;收斋(2)∶僧道居住或说法布道的处所(3)∶指心,古人认为心是精神所居之处学舍;书斋。《后汉书·党锢传·刘淑》:“淑少学明《五经》,遂隐居,立精舍讲授,诸生常数百人。”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二》:“古之儒者,教授生徒,其所居皆谓之精舍。”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东汉时候,私人传经的事业很盛,有些学者设立‘精舍’,先后著籍的学生有一万多人,往往从几千里外到那...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