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学《喜之忍第二十五》译文与赏析

非凡网 40 0

忍学《喜之忍第二十五》译文与赏析

  喜之忍第二十五

  喜于问一得之,子禽见录于鲁论;喜于乘桴浮海,子路见诮于孔门。

  三仕无喜,长者子文;沾沾自喜,为窦王孙。

  捷至而喜,窥安石公辅之器;捧檄而喜,知毛义养亲之志。

  故量有浅深,气有盈缩;易浅易盈,小人之腹。噫,可不忍欤!

  【译文】

  《论语》载孔子门生陈子禽,通过向孔子的儿子孔鲤问问题而得知要学诗,要学礼,圣人不偏爱自己的儿子这三个答案,自己能“问一得三”感到非常高兴;孔子另一弟子子路因为听孔子说要带他乘坐木筏浮海远航而得意洋洋,殊不知这是孔子哀叹主张不行的假托之词,所以子路的言行遭到孔子的责备。

  《论语》载楚国的子文,三次当了令尹,却毫无喜色,三次被罢免,也毫无愠色,乃宽大长者之度量;西汉的窦婴,被封为魏其侯而沾沾自喜,终没被重用。

  晋朝的谢安在淝水之战捷报传来时,正与客人下棋,不动声色,客人走后,他高兴过甚,连木屐上的齿都折断了,当时的人说他确实有公辅的器量;东汉的毛义,以孝闻名,接到官府的委任状时,毛义喜不自胜,被张奉瞧不起,后来毛义母亲去世,毛义辞官服孝,拒绝再度做官,由此可见毛义奉养母亲的心志。

  因此,人的度量有深有浅,志气有大有小;子文、谢安、毛义的欣喜与窦王孙、子禽、子路的沾沾自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前者含蓄、宽容、恢弘广大,是君子的品格;而后者的见识短小,气量狭隘,容易满足,乃是小人之腹。啊!人逢喜事精神爽,从对待喜事的态度可以判断一个人的胸襟,面对喜事,你怎能不忍住自己的过分得意呢?

  【评析】

  要在社会中安身立命,如果太轻易暴露自己的情感则容易受到伤害,人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人对事的态度,掌握一定权力的人,把自己的喜怒经常流露给下级,下级则会投其所好,而掩盖事物真正的本质。普通人过于直率地表露自己的喜怒,则显得为人肤浅,也容易开罪于人。所以要忍耐住自己的情感,不要过多的表露出来。

  典例阐幽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古人说:“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才是有修养的人的作为。

  西汉时的窦婴,是孝文帝皇后哥哥的儿子。汉武帝建元二年,他被封为魏其侯,他喜欢蓄养宾客,天下的游士都投奔他。当时,桃侯刘舍被免去宰相的职务,太后多次向皇上说窦婴:“魏其侯喜欢沾沾自喜,行为不定,很难担当得起宰相的责任。”于是最终没任他为相。

  东汉时的毛义,字少节。家里贫穷,因为孝顺父母而受人称赞。当时有个叫张奉的人,仰慕他的名气,去他那儿问候他。刚坐下就有官府的文书来,任命毛义当安阳县令。毛义手捧书信进来,喜形于色。张奉心里认为他很低贱,自己悔恨不该来,告辞再三后就走了。等到毛义母亲死了,毛义辞去官职,服孝去了。后来官家多次召他去做官,他都不去。张奉于是叹息着说:“贤德的人真是难以预测,过去他做官很高兴,原来是为了养亲的缘故。”

  楚国的子文三次官至令尹而不喜形于色;三次被罢免,也没有表现出不悦之色,被誉为心胸宽阔的长者。

  由此可见,人的度量有深有浅,君子往往为人含蓄宽容,心胸恢弘广大;而小人则心胸狭窄,见识短浅,稍有一点成就就沾沾自喜。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沾沾自喜:沾沾自喜(拼音:zhānzhānzìxǐ)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沾沾自喜指自己觉得美好而得意;多用于形容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足得意,表现出一种轻浮的样子。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沾沾自喜”。窦婴为人正直敢言,喜欢结交朋友,也很有才干。有一次,汉景帝刘启的弟弟梁孝王刘武来朝见,景帝叫梁孝王、窦婴一起喝酒。这时刘启还没立太子,当酒喝得高兴的时候,刘启对刘武说:“将来我死以后,把皇帝传给你。”窦太后偏爱小儿子刘武,听了这话,心里很是高兴。不料,窦婴却表示反对。他对刘...

  2、十五:此诗写登山远望所见的景物。十五:乐府旧题,古辞不存。郭茂倩将其收入《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相和曲》。清人朱乾《乐府正义》认为《十五从军行》即为此诗的古辞。登山而远望,溪谷多所有。楩枏千余尺,众草芝盛茂。华叶耀人目。五色难可纪。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号罴当我道,狂顾动牙齿。多所有:指草木丰茂,即下四句所写。楩:音鞭,又名“黄匾木”。枏:即楠木。都是乔木。芝:一作“之”。这句说众草之中有芝草独茂。纪:记。雊:音遘,雄雉鸣。山鸡:和雉同类,又名“鸐雉”或“山雉”。朱乾《乐府正义》云:“《水经注》:魏文帝猎于大石山,虎超乘舆,孙礼拔剑投虎于是山。山在洛阳南。”这一句所描写的或许就是当时的情况。登上高山...

  3、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

  4、喜形于色:喜形于色是一则成语,最早出自于北朝·北齐·魏收《魏书·高允传》。喜形于色的意思是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十分高兴。该成语的结构为主谓式;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北朝·北齐·魏收《魏书·高允传》:“高允终于喜形于色,对别人说:’上天对我恩重如山,照顾得真是无微不至,让我很好地安度晚年。’”后据此总结出成语“喜形于色”。南北朝时,魏国的大臣高允生病了。高祖和文明太后便派御医李修前去探视,高允一边感谢皇恩,一边若无其事地对李修说:“老臣虽然年事已高,但行动灵敏,身体强壮,也没有什么病。请皇上放心,老臣愿为国家再尽一点绵薄之力。”李修回到官内,向皇上复命探视的结果。他悄悄地..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