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歌·鹑之奔奔》原文与赏析

非凡网 30 0

《先秦民歌·鹑之奔奔》原文与赏析

  鹑之奔奔,鹊之强强。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鹊之强强,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这是一首弃妇的怨诗。诗分两章,共八句,三十二字,写得却颇耐人寻味。

  “鹑之奔奔,鹊之强强”两句,诗人触物起兴作比,反衬人不如鸟,进而谴责了丈夫喜新厌旧,忘恩负义的肮脏灵魂和卑劣行径。“人之无良,我以为兄。”这两句是说,我把他当作兄长,他却坏了心肠。为兄,并不是单纯说把他作为兄长,而是包含着对他无微不至地关怀,如同兄弟一般亲热。这与《谷风》中“晏尔新婚,如兄如弟”之意略同。在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女子处于最低下的地位,被男子遗弃的现象屡见不鲜。《谷风》、《氓》就是《诗经》中弃妇诗的名篇。不过 《谷风》与 《氓》侧重于被遗弃妇女痛苦的诉说,而这首诗,则是对负心汉的严正谴责。从而看出她自尊、自爱、自重,决不屈服的坚强的反抗性格。第二章基本上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有末句“为兄”改为 “为君”。为君,把他看成君子。这章虽无新义,但却起到了加深抒发感情的作用。

  本诗最突出的特点是每章开头两句比兴的运用,兴中有比,比中有兴,以鹑鹊的居有常匹,飞则相随,比喻正常的夫妻生活,以鸟比人,人不如鸟,这不仅增强了生动性和形象感,而且也强有力地鞭挞了丈夫忘恩负义的卑劣行径。形象恰切,使人回味无穷。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

  2、屡见不鲜:屡见不鲜,汉语成语,拼音是lǚjiànbùxiān,意思是常常见到,并不新奇。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屡:多次;鲜:新鲜,新奇。《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龙棵钻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天久棵篮酷故慁公为也。”复句式;作谓语腊煮提拔、定语乐敬;指多次见到,并不新奇。示例搜身的纠葛,在香港屡见不鲜。——鲁迅道牛请《而已集·略谈船钻户香港》发雅抹定生太多这样的事,我们早已屡见不鲜了。...

  3、先秦:先秦,(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广义先秦指秦朝建立前的所有历史时期,也称为先秦时期。相传经历了远古文化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尧、舜、禹等时代。《先秦史》云:“吾国开化之迹,可征者始于巢、燧、羲、农。”;以考古学为据:如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直到战国时代。先秦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狭义的先秦史研究的范围,包含了中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立这段时间,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的历史。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

  4、民歌:民歌是指每个民族在古代或者近代时期创作的带有自己民族风格特色的歌曲,是每个民族劳动人民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名称:民歌拼音:míngē解释: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民间文学的一种。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民歌的特点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各民族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歌,人民之歌。从古至今,无论东西南北,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