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公》李贺的诗词
诗人:李贺 朝代:唐代
宋玉愁空断,娇饶粉自红。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
注口樱桃小,添眉桂叶浓。晓奁妆秀靥,夜帐减香筒。
钿镜飞孤鹊,江图画水葓。陂陀梳碧凤,腰袅带金虫。
杜若含清露,河蒲聚紫茸。月分蛾黛破,花合靥朱融。
发重疑盘雾,腰轻乍倚风。密书题豆蔻,隐语笑芙蓉。
莫锁茱萸匣,休开翡翠笼。弄珠惊汉燕,烧蜜引胡蜂。
醉缬抛红网,单罗挂绿蒙。数钱教姹女,买药问巴賨.
匀脸安斜雁,移灯想梦熊。肠攒非束竹,胘急是张弓。
晚树迷新蝶,残霓忆断虹。古时填渤澥,今日凿崆峒。
绣沓褰长幔,罗裙结短封。心摇如舞鹤,骨出似飞龙。
井槛淋清漆,门铺缀白铜。隈花开兔径,向壁印狐踪。
玳瑁钉帘薄,琉璃叠扇烘。象床缘素柏,瑶席卷香葱。
细管吟朝幌,芳醪落夜枫。宜男生楚巷,栀子发金墉。
龟甲开屏涩,鹅毛渗墨浓。黄庭留卫瓘,绿树养韩冯。
鸡唱星悬柳,鸦啼露滴桐。黄娥初出座,宠妹始相从。
蜡泪垂兰烬,秋芜扫绮栊。吹笙翻旧引,沽酒待新丰。
短珮愁填粟,长弦怨削菘。曲池眠乳鸭,小阁睡娃僮。
褥缝篸双线,钩绦辫五总。蜀烟飞重锦,峡雨溅轻容。
拂镜羞温峤,薰衣避贾充。鱼生玉藕下,人在石莲中。
含水弯蛾翠,登楼选马騣。使君居曲陌,园令住临邛。
桂火流苏暖,金炉细炷通。春迟王子态,莺啭谢娘慵。
玉漏三星曙,铜街五马逢。犀株防胆怯,银液镇心忪。
跳脱看年命,琵琶道吉凶。王时应七夕,夫位在三宫。
无力涂云母,多方带药翁。符因青鸟送,囊用绛纱缝。
汉苑寻官柳,河桥阂禁钟。月明中妇觉,应笑画堂空。
【恼公作品赏析】
削菘:一作削崧。桂火:一作桂帐。
----------------------------------------
狎游诗也。艳体。
注:
1:恼公:犹恼人。或云,恼天公也。
2:宋玉愁空断,娇娆粉自红。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注口樱桃小,添眉桂叶浓:宋玉《九辩》云:“余萎约而悲愁。”代指男 子。 娇娆,乐府有《董妖娆曲》。杜诗:“佳人屡出董妖娆。”代指女子。粉自红,腼腆也。注口,涂口红也。
3:钿镜飞孤鹊,江图画水葓:钿,金花。水荭,见《湖中曲》注。
4:陂陀梳碧凤,腰袅带金虫:陂陀,高低不平貌。陂,音坡。碧凤,《炙毂子》云:“髙髻名凤髻,上加珠翠翘。” 腰袅,婉转貌 。金虫,蝴蝶之饰,缀于钗上者
5:杜若含清露,河蒲聚紫茸:紫茸,谢灵运诗:“新蒲含紫茸。”
6:月分蛾黛破,花合黡朱融:蛾黛,黛眉也。破,分也。黡朱,胭脂涂面也。
7:发重疑盘雾,腰轻乍倚风:腰轻,赵飞燕身轻,欲随风轻举。
8:宻书题豆蔻,隐语笑芙蓉:豆蔻,〈〈酉阳杂爼〉〉云:“荳蔻冬夏不雕。”寄书题此,言此心之不移耳。
9:莫鎻茱萸匣,休开翡翠笼:茱萸匣,梁呉均〈〈秦女巻衣曲〉〉云:“玉检茱萸匣。”〈〈西京杂记〉〉云:“武帝宫人皆佩茱 萸,妇人以揷髻间为美。”
10:弄珠惊汉燕,烧蜜引胡蜂:弄珠,〈〈南都赋〉〉云:“游女弄珠于汉皋。” 汉燕,〈〈酉阳杂爼〉〉云:“蓐泥为巢,声多 而小者为汉燕。” 烧蜜,世传,烧蜜引蜂,葢物类相感。胡蜂,体大而黑,无蜜。
11:醉缬抛红网,单罗挂绿蒙:醉缬,即醉眼缬,网眼花纹也。醉眼空花,如红网也。罗,轻薄,色如緑草蒙蒙。
12:数钱教姹女,买药问巴賨:姹女,少女。汉桓帝时童謡云:“河间姹女工数钱。” 巴賨,〈〈风俗通〉〉云:“巴有賨人,剽 勇。髙祖募之,以定三秦。”此指僮仆也。
13:匀脸安斜雁,移灯想梦熊:斜雁,钗也。梦熊,生男孩也。《诗》:“维熊维熊,男子之详。”二句思郎也。
14:肠攒非束竹,弦急是张弓:攒,聚也。二句言思之急迫也。
15:晚树迷新蝶,残霓忆断虹:虹霓,阴阳交会之气也。雄曰虹,谓明盛者。雌曰霓,谓暗微者。
16:古时填渤澥,今日凿崆峒:渤澥,勃海。填渤澥,凿崆峒,皆事之不可就者。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徒自苦耳。
17:绣沓褰长幔,罗裙结短封:古乐府〈〈杨叛儿歌〉〉云:“绣沓织成带。”短封,短结。
18:心揺如舞鹤,骨出似飞龙:心揺,心神不定也。骨出,消瘦状也。古乐府〈〈独曲歌〉〉云:“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 落药店,骨出则为汝。”
19:井槛淋清漆,门铺缀白铜:井槛淋清漆,漆井栏也。门铺,见〈〈宫娃歌〉〉注。
20:隈花开兔径,向壁印狐踪:隈,同偎。兔径,佛经:“大象不游于兔径。” 狐踪,路僻也。
21:玳瑁钉帘薄,琉璃迭扇烘:玳瑁,〈〈汉武故事〉〉云:“帝以白珠为帘,玳瑁押之。”琉璃,屏也。〈〈西京杂记〉〉云:“ 赵飞燕有云母及琉璃屏。”烘,暖也。
22:象床缘素柏,瑶席巻香葱:象床,象牙床也。素柏,饰床边也。香葱,水葱,可织席。
23:细管吟朝幌,芳醪落夜枫:细管,箫笙类。夜枫,面醉如红枫也。
24:宜男生楚巷,栀子发金墉:宜男,萱草也。〈〈舆地志〉〉云:“金墉,洛阳故城西北角。魏明帝筑。”〈〈北史〉〉:“魏孝 武立金墉宫。”
25:龟甲开屏涩,鹅毛澡墨浓:龟甲,郭子横〈〈洞冥记〉〉云:“汉武起神明台,上以杂玉为龟甲屏风。” 鹅毛,温飞卿云:“鹅 毛襞素,鸟迹裁书。”帛也。
26:黄庭留卫瓘,緑树养韩冯:卫瓘,晋臣,善书。黄庭,道经名。韩冯,亦作韩凭,鸟名,谓之韩朋鸟。雌雄双飞。见〈〈岭表録 异〉〉。〈〈搜神记〉〉云:“宋大夫韩冯取妻而美,康王夺之,冯自杀。妻与宋王登台上,亦自投下而死。王使埋之,与冯墓相望 ,不令合葬。宿昔有交梓木生冢上,旬日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号相思树,树有鸟栖如鸳鸯,朝夕悲鸣。人谓此即韩朋鸟,韩 夫妻之神也。”
27:黄娥初出座,宠妹始相从:黄娥,宠妹,但泛言美人,未必有所指。
28:蜡泪垂兰烬,秋芜扫绮栊:兰烬,灯蕊烬也。秋芜,采秋草,可为扫帚。栊,窗棂也。
29:吹笙翻旧引,沽酒待新丰:旧引,旧曲也。新丰,新丰所产酒也。
30:短佩愁填粟,长弦怨削菘:填粟,玉佩有琢粟纹者。削菘,削嵩,怨气欲平,难如削山也。或云,削菘,犹削葱,手指也。
31:曲池眠乳鸭,小阁睡娃僮:娃僮,幼僮。
32:褥缝篸双线,钩绦辫五总:篸,缀也。钩,帐钩也。绦,丝绳也。五总,五股。〈〈诗〉〉:“素丝五总。”总,丝数也。
33:蜀烟飞重锦,峡雨溅轻容:重锦,〈〈左传〉〉注云:“锦之精熟者。” 峡雨句,言轻柔也。二句,或巫山云雨意。
34:拂镜羞温峤,熏衣避贾充:〈〈世说〉〉云:“温峤姑托择婿,峤曰:佳婿难得,如峤者何如?姑曰:何敢望如汝?峤归,遂纳 玉镜台,取姑女。” 贾充,晋韩寿与贾充女私,时西域贡竒香,一着人,经月不脱。武帝以赐充,充女盗以予寿,充僚属闻其芬馥 ,称于充,充知女与寿私也。
35:鱼生玉藕下,人在石莲中:玉藕,谐玉偶。石莲,谐实怜。
36:含水弯娥翠,登楼潠马鬃:含水,含泪也。弯娥,弯眉。潠,喷也。马鬃,〈〈柳毅传〉〉,龙子以银瓶水注马鬃,天即雨。此 言登楼远望,泪如雨下也。
37:使君居曲陌,园令住临卭:使君,旧说:邯郸女子姓秦名罗敷,为邑人王仁妻。仁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陌上。赵王登台见 而悦之,欲夺焉。罗敷善弹筝,作陌上桑以自明,不从。其词曰:“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使君从南 来,五马立踟蹰。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临卭,司马相如,成都人, 往临卭,以琴挑卓王孙女文君,文君夜奔相如。后相如拜为孝文园令。
38:桂火流蘇暖,金炉细炷通:桂火,燃桂香也。流蘇,流蘇帐也。〈〈倦逰録〉〉云:“流蘇,盘线绣绘之球,五色错为之,同心 而下垂。”
39:春迟王子态,莺啭谢娘慵:谢娘,美人也。唐人多用之。
40:玉漏三星曙,铜街五马逢:三星,〈〈诗〉〉:“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铜街,洛阳有铜驼街。五马 逢,即罗敷词“五马立踟蹰”之意。相会也。
41:犀珠防胆怯,银液镇心忪:犀珠,犀角,入药,可安神。 银液,合水银与丹砂,可安神镇心。
42:跳脱看年命,琵琶道吉凶:跳脱,〈〈卢氏杂记〉〉云:“唐文宗博览,一日问群臣曰:古诗云:轻衫衬跳脱。是何物?宰臣未 对。上曰:即今之腕钏。”〈〈真诰〉〉云:“安妃有断金跳脱。”看年命,观腕钏以相命也。琵琶,〈〈朝野佥载〉〉云:“唐崇 仁坊有来婆,能琵琶卜。又有何婆能之,盖女巫也。”
43:王时应七夕,夫位在三宫:王时,即旺时。三宫,古以天象之三台六星能应人间之三公。位在三宫,即位尊三公也。
44:无力涂云母,多方带药翁:带药翁,谓多病,不能离药翁也。
45:符因青鸟送,囊用綘纱缝::刘向〈〈列仙传〉〉云:“吴真君遇大风,书符置屋上,青鸟衔去,风即止。”又,青鸟亦西王母 使者。綘纱,《续齐谐记》云:“费长房谓桓景曰:汝南郡九月九日有天灾。急令家人缝綘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髙山。”
46:汉苑寻官柳,河桥阂禁锺:汉苑,宫苑。阂,音碍,义同。禁锺,禁宫内锺鸣也。
47:月明中妇觉,应笑画堂空:中妇,家中妻妾也。古乐府〈〈相逢引〉〉:“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
附:
方扶南评曰:元和人为艳辞,语犹挺拔。晚唐靡靡不堪矣。余性不近艳体,此姑涉笔。
阙名评曰:此宫体,非律诗,故不用唐韵。温李新声,皆宗师于王孙也。
阙名评曰:借美人以喻君子,托芳草以怨王孙,并无淫哇之作。
--------凤尾竹客 撰<李长吉歌诗笺注辑评>---------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赵飞燕:孝成赵皇后(?—公元前1年),名不详(野史记载为宜主),号飞燕,独创“掌上舞”、“踽步”。为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鸿嘉三年(前18年)封为婕妤。永始元年(前16年)六月立为皇后。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太子刘欣即位为帝,即汉哀帝,赵飞燕被尊为皇太后。元寿二年(前1年)汉哀帝崩逝,被贬为孝成皇后。一个多月后被贬为庶人,下诏令其看守陵园,当日赵飞燕自杀身亡。在中国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燕字指的正是赵飞燕。如此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概述内图片来源:《中国后妃百图》)赵飞燕出生于京师长安城,刚生时,父母不想养她,将其抛弃,三天不死,于是将其抱回养大。后来赵飞燕以良家女子的身份当宫女,属阳阿公主府,学习歌舞。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而得名“飞燕”。《历朝名媛诗词》中的赵飞燕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汉成帝即位十多年,年已30岁,后宫却...
2、精卫填海: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的女娃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人们把“精卫填海”神话归于不同的神话类型。显然“精卫填海”神话属于典型的变形神话,且属于变形神话中的“死后托生”神话,即将灵魂托付给现实存在的一种物质。不仅如此‘精卫填海”还属于复仇神话,女娃生前与大海无冤无仇,但是却不慎溺水身亡,如此与大海结下仇恨,化身为鸟终身进行填海的复仇事业。有研究者认为:“中国上古神话中记录了很多典型的非自然死亡,其中的意外让今人看到了先人在自然面前的弱小和无能为力,同时也透出了生命的脆弱。”女娃的死就是一种因事故而亡,展现出了人生命的脆弱和大海的强大。著名作家茅盾则认为:“精卫与刑天是属于同型的神话,都是描写象征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的,这是属于道...
3、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出身陈郡谢氏,生于会稽郡(今属绍兴市)。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袭封康乐县公。起家大司马(司马德文)参军,历任抚军(刘毅)记室参军、太尉(刘裕)参军、中书黄门侍郎等职。刘宋建立后,降封康乐县侯,历任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太守。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以“叛逆”罪处死,时年四十九岁。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佛经,并奉诏撰写《晋书》,辑有《谢康乐集》。(概述内图片来源:《三才图会》)谢灵运很小的时候就聪慧过人,祖父谢玄十分看重他,跟亲近的人说:“我生了谢瑍,谢瑍却怎么生出灵运的呢!”谢灵运幼年时在钱塘道士杜炅的道馆中寄养,十五岁才回...
4、九月九: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今夕何夕:大胤年间,饱受战火之痛的女将冬月朽验循重回战乱前,刺杀叛臣陆远潼止战保苍生,与算无遗策的“奸臣”冯夕生死相斗又生死相救,情愫暗生。冯夕不择手段引发冬月误会,冬月独自去杀陆远潼,冯夕为救冬月而死。冬月再回过去,选择相信冯夕,冯夕却忘记了她,她试图帮冯夕找回记忆,却不忍冯夕伤害身体,只好以陌生人的身份默默守护冯夕,冯夕却再次爱上了她,不惜与陆远潼同归于尽来实现她止战的愿望。为救冯夕,冬月第三陵只糊次回到过去,得知冯夕身份后帮冯夕母族平反,与冯夕携手扶持明君三皇子即位,打败陆远潼,还天下太平。但受时空逆转影响,冬月生命即将殆尽,冯夕暗中帮冬月续命被冬月发现,冬月不告而别,冯夕四处寻觅,直到某天再见风前月下,冬青花开。。开播海报...
6、凤尾竹:凤尾竹(学名:Bambusamultiplex(Lour.)Raeusch.exSchult.'Fernleaf'R.A.Young)是禾本科,簕竹属孝顺竹的变种。植株较高大,杆高可达6米,竿中空,小枝稍下弯,下部挺直,绿色;竿壁稍薄;节处稍隆起,无毛;叶鞘无毛,纵肋稍隆起,背部具脊;叶耳肾形,边缘具波曲状细长繸毛;叶舌圆拱形,叶片线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粉绿而密被短柔毛,小穗含小花,中间小花为两性;外稃两侧稍不对称,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急尖;内稃线形,脊上被短纤毛,花药紫色,子房卵球形,羽毛状。成熟颖果未见。原产中国,华东、华南、西南以至台湾、香港均有栽培。该种观赏价值较高,宜作庭院丛栽,也可作盆景植物。(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植株较高大,高3-6米,竿中空,小枝具9-13叶,稍下弯,直径5-5厘米,尾梢近直或略弯,下部挺直,绿色;节间长30-50厘米,幼时薄被白蜡粉,并于上半部被棕色至暗棕色小刺毛,后者在近节...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