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含有夜字的诗句
包含月字的古诗词1
1、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
2、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惆怅梦馀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
6、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0、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2、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13、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
1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5、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6、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情,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7、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
18、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19、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20、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21、孤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心凄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
22、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23、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2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5、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26、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27、好在半胧淡月,到如今,无处不消魂。
28、恨君恰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29、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30、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31、回廊影,疏钟淡月,几许消魂?
32、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3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4、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35、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3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3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9、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4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1、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42、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43、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44、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45、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46、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
47、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48、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49、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50、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51、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52、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53、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54、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55、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56、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57、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58、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59、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60、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包含月字的古诗词2
1、残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李煜《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
2、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3、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4、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5、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6、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7、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丘逢甲《元夕无月》
8、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
9、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10、候馆灯昏雨送凉,小楼人静月侵床。——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11、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12、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13、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14、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15、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许浑《汴河亭》
16、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7、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18、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9、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0、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21、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22、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23、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王昌龄《送郭司仓》
24、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25、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26、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27、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28、初将明月比佳期。——晏几道《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
29、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30、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宋·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江城子: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兴起于晚唐,来源于唐著词曲调,由文人韦庄最早依调创作,此后所作均为单调,直至北宋苏轼时始变单调为双调。有单调四体,字数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种;双调一体,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韵。格律多为平韵格,双调体偶有填仄韵者。代表作有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崔令钦《教坊记》、敦煌曲子词和现存晚唐以前文人词中均无关于“江城子”的记载,此调应是晚唐时兴起的词调。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提到《江神子》这个词调名,源自于唐著词曲调。唐著词是唐代的酒令,晚唐《江城子》在酒筵上流行,经过文人的加工,就成为一首小令的词调。唐五代时为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三十六字三十七字等格式。可见唐五代《江城子》词调兴起不久,格式尚未定型。全唐五代以《江城子》为词牌的词大约16首,由7位词人创作,其中以韦庄年最长,应是现在知道的最早以《江城子...
2、峨眉山:峨眉山(MountEmei)位于北纬30°附近,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峨眉山为蚀余山,介于...
3、浣溪沙: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浣溪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唐教坊曲有“浣溪沙”曲名,与词调稍异。唐声诗(唐代配乐的近体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指洗涤、漂洗;“沙”,古通“纱”。因此,“浣”的对象只能是“纱”。敦煌出土的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及五代后蜀赵崇祚集录的《花间集》所录毛文锡、阎选、毛熙震、李珣词,调名均题为“浣纱溪”。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
4、孟浩然: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永昌元年(689年),孟浩然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圣历元年(698年),孟浩然与弟弟一起读书学剑。景龙二年(708年),孟浩然20岁,是年前后游鹿门山,作《题鹿门山》诗。诗标志着孟浩然独特的诗风基本形成。景云二年(711年),...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