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关于春山的诗句古诗

非凡网 49 0

1.有关春山的诗句古诗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溪涧》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 戴叔伦《苏溪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 杜甫《春望》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宋· 黄庭坚《清平乐》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宋·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 杜甫《春夜喜雨》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 韩愈《晚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喜张沨及第》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 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 王安石《元日》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 王安石《春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 陆游《马上作》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 宋祁《玉楼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 白居易《忆江南》: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 陆游《豆叶黄》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宋· 辛弃疾《浣溪沙》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宋·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 王维《春晓》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宋· 姜夔《扬州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南唐 李煜《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 李煜《虞美人》

2.有关“春山”的诗句有哪些

  《果山春郊即事七首》

  年代: 宋 作者: 吴泳

  晴岚扑扑染人衣,龢意溶溶接岸陲。

  春事平铺都放着,不应只认小桃枝。

  《春近山中即事》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乞得松楠手自栽,结茅聊喜避风埃。

  百年孰与梦长短,万事只如云去来。

  雪后梅花初半吐,身闲樽酒盍频开。

  锦官城外青羊路,常记当年小猎回。

  《春山行》

  年代: 唐 作者: 贯休

  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好峰行恐尽,流水语相随。

  黑壤生红黍,黄猿领白儿。因思石桥月,曾与故人期。

  《雨中春山》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谁作春山新幛子,尖峰为笔天为纸。

  近看点缀八九山,山外远山三万里。

  纸痕惨淡远山昏,上有长松青到云。

  自嫌松色太青在,旋拈粉笔轻轻盖。

  须臾粉淡松复青,至竟远山描不成。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

3.有关“春山”的诗句有哪些

  《果山春郊即事七首》年代: 宋 作者: 吴泳晴岚扑扑染人衣,龢意溶溶接岸陲。

  春事平铺都放着,不应只认小桃枝。《春近山中即事》年代: 宋 作者: 陆游乞得松楠手自栽,结茅聊喜避风埃。

  百年孰与梦长短,万事只如云去来。雪后梅花初半吐,身闲樽酒盍频开。

  锦官城外青羊路,常记当年小猎回。《春山行》年代: 唐 作者: 贯休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

  好峰行恐尽,流水语相随。黑壤生红黍,黄猿领白儿。

  因思石桥月,曾与故人期。《雨中春山》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谁作春山新幛子,尖峰为笔天为纸。

  近看点缀八九山,山外远山三万里。纸痕惨淡远山昏,上有长松青到云。

  自嫌松色太青在,旋拈粉笔轻轻盖。须臾粉淡松复青,至竟远山描不成。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

  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

  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

4.描写春山,春水的诗句

  描写春水的诗句:

  描写春山的诗句: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五代

  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感旧》

  年代: 清 作者: 黄景仁

  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

  泪添吴苑三更雨,恨惹邮亭一夜眠。

  讵有青马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

  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怜。

  《樊江》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手中一卷养鱼经,又向樊江上草亭。

  朝雨染成新涨绿,春烟澹尽远山青。

  榜舟不厌频来往,岸帻常须半醉醒。

  赋罢新诗自高咏,满汀鸥鹭欲忘形。

  希望你满意……!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为金国贺正旦使接伴使。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乞辞官而归,自此闲居乡里。开禧二年(1206年)卒于家中。谥号文节。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其词清新自然,如其诗。赋有《浯溪赋》《海鱿赋》等。今存诗4200余首。概述图参考资料: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

  2、辛弃疾: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

  3、鹧鸪天: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定格为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此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代表作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等。《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丸宫谱目》入仙吕引子。赵令畤词名“思越人”,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贺铸词有“剪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又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名“半死桐”。韩淲词有“只唱鹂歌一叠休”句,名“骊歌一叠”。卢祖皋词有“人醉梅花卧未醒”句,名“醉梅花”。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此。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鸣声曰“行不得也哥哥”。此调为北宋初年新声,始词为夏竦所作。柳永词属正平调。此调仅此一体,无别体。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宋人作者极众,题材亦极广。晏几道十九首,其中名篇颇...

  4、古诗: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

  5、周邦彦:周邦彦(1056年-1121年或1058年-1123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文学家、音乐家、官员,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周邦彦自少性格疏散,但勤于读书。宋神宗时成为太学生,撰《汴都赋》,歌颂新法,受到神宗赏识,升任太学正。此后十余年间,在外漂流,历任庐州教授、溧水县令等职。宋哲宗亲政后,周邦彦回到开封,任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职。宋徽宗时一度提举大晟府,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后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在南京应天府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宣奉大夫。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其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近人王国维称其为“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周邦彦生于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

  6、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