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的诗句精选
1、《初夏睡起》【宋】杨万里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2、《客中初夏》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3、____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4、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____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
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6、____欧阳詹《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7、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9、《鹧鸪天·赏荷》宋·蔡松年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10、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11、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12、____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13、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____司马光《客中初夏》
14、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5、(王安石:《初夏即事》)
16、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17、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18、____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19、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____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20、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21、《山亭夏日》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2、(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23、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24、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25、《夏夜叹》【唐】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26、____王昌龄《采莲曲》
27、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____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28、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29、《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30、____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31、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____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32、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
33、《鄂州南楼书事》黄庭坚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34、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35、《采莲曲》唐·李白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36、《即景》朱淑真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37、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3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39、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白居易:《夏日》)【不带“夏”字描写夏天的诗句】:
40、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41、____薛昂夫《西湖杂咏·夏》
42、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____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43、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44、____杨万里《夏夜追凉》
45、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____司马光《客中初夏》
46、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4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8、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49、《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1、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52、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53、____顾敻《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54、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____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5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56、《夏日书怀寄道友》【唐】崔涂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
57、(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5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59、____苏舜钦《夏意》
60、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____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61、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62、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6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4、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65、____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66、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____白居易《观刈麦》
67、____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68、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69、____杜甫《夏夜叹》
70、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____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71、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72、____范成大《喜晴》
7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____赵师秀《约客/有约》
74、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75、《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7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7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二》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8、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79、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
80、____曾几《三衢道中》
81、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82、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
8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4、《题榴花》朱熹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85、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86、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87、《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88、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89、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90、____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91、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____杜甫《江村》
92、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93、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94、《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95、____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96、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
97、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98、《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99、《晚晴》【唐】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100、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101、《渭川田家》【唐】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102、____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103、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____苏舜钦《夏意》
104、____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105、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____白朴《天净沙·夏》
106、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司马光彩像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月十八日,司马光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光山县),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光;六岁时,司马...
2、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为金国贺正旦使接伴使。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乞辞官而归,自此闲居乡里。开禧二年(1206年)卒于家中。谥号文节。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其词清新自然,如其诗。赋有《浯溪赋》《海鱿赋》等。今存诗4200余首。概述图参考资料: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
3、浣溪沙: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浣溪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唐教坊曲有“浣溪沙”曲名,与词调稍异。唐声诗(唐代配乐的近体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指洗涤、漂洗;“沙”,古通“纱”。因此,“浣”的对象只能是“纱”。敦煌出土的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及五代后蜀赵崇祚集录的《花间集》所录毛文锡、阎选、毛熙震、李珣词,调名均题为“浣纱溪”。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
4、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白居易画像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