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的是诗句汇集5篇

非凡网 78 0

描写黄河诗句大全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描写其的诗句也很多。下面一起欣赏一下吧。

描写黄河诗句

  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出处: 王之涣《登鹳雀楼》

  2)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出处: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3)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出处: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4)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出处: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出处: 李白《行路难•其一》

  6)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出处: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7)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出处: 李白《赠裴十四》

  8)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出处: 柳中庸《征怨》

  9)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出处: 李颀《送魏万之京》

  10)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出处: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11)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出处: 张敬忠《边词》

  12)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出处: 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13)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出处: 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14)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出处: 王维《杂诗三首》

  15)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出处: 李流芳《黄河夜泊》

  16)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出处: 李梦阳《秋望》

  17)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出处: 温庭筠《拂舞词》

  18)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出处: 高适《夜别韦司士》

  19)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出处: 李白《塞上曲》

  20) 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 ——出处: 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21) 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 ——出处: 范云《效古诗》

  22) 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 ——出处: 胡秉正《咏贺兰山》

  23)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出处: 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24) 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 ——出处: 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25) 二水中分异旧时,河洲株柳少人知。 ——出处: 俞益谟《中洲株柳》

  26)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出处: 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27)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出处: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8)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出处: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29)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出处: 李白《公无渡河》

  30)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出处: 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描写黄河诗句精选

  1、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啰唝曲六首》

  2、亘地黄河出,天开此一门。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4、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黄河夜泊》

  5、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

  7、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塞下曲》

  8、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闻夜啼赠》

  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0、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渡黄河》

  11、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12、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怀》

  1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李白《将进酒》

  15、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古风·其一》

  16、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1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8、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19、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赠崔侍郎·其一》

  20、愿衔众禽翼,一向黄河飞。——《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21、斩胡血变黄河水,枭首当悬白鹊旗。——《送外甥郑灌》

  2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3、黄河直北千余里,冤气苍茫成黑云。——《塞下曲四首》

  24、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25、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26、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2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8、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

  3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

  33、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征人怨》

黄河诗句大全

  1、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李白《寄远》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3、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川。——王安石《黄河》

  4、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李白《古风》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清口驿前初放船,长淮东下水如弦。劲催双橹渡河急,一夜狂风到海边。——李东阳《过黄河》

  10、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李流芳《黄河夜泊》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2、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张蠙《登单于台》

  1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4、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萨都剌《过古黄河堤》

  15、“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16、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

  1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18、两条云岭摩天出,九曲黄河绕地回。——王国维《读史二十首》

  1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20、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杜甫《黄河二首》

  21、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谢榛《渡黄河》

  2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6、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人怨》

  更多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汇集:“汇集(recueillir)”源自拉丁文colligere,意指“连在一起、聚集”huìjíㄏㄨㄟˋㄐㄧˊ聚集;累积。一条条绿丝带汇集了华夏儿女对四川同胞的无限真情和关爱。中国科学院里汇集了当今中国最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各类高级学者。这里面汇集了中国古诗文的翻译精品。五条小河的水都汇集在这里。我们看得出来生产管理学不是一些技术的汇集。聚集。明胡应麟《诗薮·六朝》:“世但知萧氏《文选》,然《吟谱》称昭明汇集汉后五言,为《诗选》二十卷,其中必大有五朝佳什,惜今不可见矣。”瞿秋白《文艺论辑·关于整理中国文学史的问题》:“自然譬如杨筠如做的这本《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只不过汇集一些材料,不但没有经济的分析,并且没有一点儿最低限度的社会的政治的情况底描写。”如:各地代表都汇集到北京开会。聚集。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一:“湘潭居交、广、江、湖间,商贾汇集,而江西人尤多。”艾青《光的赞歌》诗:“每一粒微尘都有自己的能量,无数的微尘汇集成一片...

  2、黄河: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其流域面积,《人民网》载:约752443平方公里,水利部网站《黄河网》则记为:流域总面积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2万平方公里))。流域冬长夏短,冬夏温差悬殊,季节气温变化分明。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流域降水量小,以旱地农业为主,冬干春旱,降水集中在夏秋七八月份。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携带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

  3、浪淘沙:《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单调四句,为七言绝句体。五代南唐后主李煜衍小令《浪淘沙》(《浪淘沙令》),北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浪淘沙慢》),均与原词《浪淘沙》不同。此调代表作有刘禹锡《浪淘沙九首》等。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隋以前,社会流行清商乐,自晋代五胡乱华以后,由于战争、通商、婚姻等原因,域外的燕乐传入中土并与本土的清商乐结合,遂形成诗乐结合的大势。唐统治者更加注重吸收外来音乐以建成具有大唐特色的新乐,甚至将音乐的创造当成是民族的骄傲和国家强盛的象征。燕乐大兴,从根本上促进了唐“倚声填词”的发展,崔令钦的《教坊记》录曲名计324首,皆为开元、天宝时期社会流行歌曲。《浪淘沙》是唐教坊曲之一,据统计,现存唐诗宋词(敦煌曲子词除外)含“浪淘沙”词意的有209首,大致分三类:杂曲歌辞19首,令词182首,慢曲8首。郭茂倩《乐府诗集》...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