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睛后雨全诗理解

非凡网 71 0

  导语:饮湖上初晴后雨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

饮湖上初睛后雨全诗理解

  【字词解释】

  湖:指杭州西湖.

  饮湖上:在西湖上饮酒.

  初睛:起初开始放晴.

  后雨:后来天又下雨.

  潋滟:水波荡漾粼粼闪动的样子.

  睛:通假字.“睛”通“晴”,晴天.

  方:刚刚,正好.

  空蒙:形容空中雾气迷茫的样子.

  亦:也(刚刚,正好).与诗中“方”同义.

  欲:想.

  西子:越国美女西施,

  淡妆浓抹:化妆,淡描娥眉,浓施粉黛.

  总:都.

  相宜:合适,适宜.

  奇:美妙,与诗中“好”同义.

  【全句解释】

  在西湖上饮酒欣赏开始晴天和后来下雨景色

  波光荡漾闪烁晴天刚好雅致,

  山雾朦胧漂渺雨中也很美妙,

  我想把西湖比作是美女西施,

  淡描浓施都是那么美丽宜人.

  【全诗理解】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工夫天下起雨来.

  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

  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漂漂渺渺,又显出别的一番奇妙景致.

  我想把西湖比作西子,不管怎么打扮,总能自然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这首诗大意描写了西湖的景色,赞美了西湖的山水不论天晴还是下雨都很美丽宜人.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枕头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大理寺: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唐代为九寺之一,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清末新政改称为大理院,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亦袭此名,为当时的最高审判机关。大理寺是古代重要的一个官署名,专门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它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是全国最高的法律机构。秦汉时期,是由廷尉专门负责案件审核,那时候的刑罚主要以商鞅变法时期修订的法律为主,后随社会发展,法律也有所改变。唐大理寺遗址:地址在西安市西举院巷附近西门内西大街北侧。大理寺,在我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那个时候,被称之为廷尉。审核各地刑狱重案。汉景帝、汉哀帝、东汉末汉献帝、南朝梁武帝四次改为大理,均仍复旧。时光荏苒,北齐的时候,廷尉正式改名为大理寺。而隋朝唐朝也都沿用这一称呼,都把廷尉称之为大理寺。大理寺中上班的人按级别被称之为:大理寺卿,大理寺少卿,大理寺丞,寺正。大理寺所...

  2、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司马光彩像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月十八日,司马光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光山县),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光;六岁时,司马...

  3、理解:理解,汉语词汇,拼音是lǐjiě,意思是顺着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一定的认知上了解,明白。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从道理上了解,指了解,认识,说理分析,见解。宋·苏轼《众妙堂记》:“庖丁之理解,郢人之鼻斲,信矣。”元·刘将孙《登仕郎赣州路同知宁都州事萧公行状》:“纷纭蜂舞,未易缕析而理解者。”《宋史·儒林传三·林光朝》:“(光朝)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六合之内,固无奇不有,而此则尤难理解者矣。”毛泽东《实践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许地山《补破衣的老妇人》:“他凑合多少地方的好意思,等用得着时,就把它们编连起来,成为一种新的理解。”钱锺书《围城》七:“他很喜欢汪太太,因为她有容貌,有理解,此地只她一个女人跟自己属于同一社会。”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生员於考试经古场,童生於府县覆试场,添《性理论》一篇,命题在濂、洛、关、闽书...

  4、湖上:《湖上》明代诗人德祥的一首七言绝句。六桥山色裹湖光,柳傍桃随十里长。无限红香多少絮,并将春恨与刘郎。浙江省杭州西湖外湖苏堤上之六桥: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宋苏轼所建。亦指西湖里湖之六桥:环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浚源。明杨孟瑛所建。参阅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孤山三堤胜迹》。宋苏轼《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韵》:“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明月娟娟筛柳,春色溶溶如酒。今夕试华灯,约伴六桥行走。”康有为《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感》诗:“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山的景色。唐岑参《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宋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词:“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叶圣陶《从西安到兰州》:“一会儿出了隧道,又看见窗外的天光山色。”一里之长。仿周代闾胥、里宰之制,后代或置或废,建制不一。《墨子·尚同上》:“是故里长...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