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舍生忘死的诗句
[唐]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清]徐锡麟《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2.关于舍生忘死的名言警句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岳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欧阳海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
那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大新闻。--拉瑟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陈毅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3.关于舍生忘死的名言警句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
不患天下不太平!---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于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欧阳海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那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大新闻。--拉瑟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陈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裴多菲:裴多菲·山陀尔(PetöfiSándor,1823年1月1日~1849年7月31日),原来译名为彼得斐,是匈牙利的爱国诗人和英雄,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革命民主主义者,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少年时代裴多菲·山陀尔(照片4)一八二四年十一月裴多菲两岁时,他的家便迁居到菲尔艾吉哈兹。这是一座不大的只居住匈牙利人的半农业小城。在这里,诗人的父亲开设肉铺,他当屠夫,杀猪宰羊,赢得较多利润,日子很快就富裕起来。裴多菲一直把这座小城当作他的故乡,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提到,因为他在小克洛什村只居住了两年就移居到这座小城来,在这里度过自己的童年,留下他幼年时期的美好记忆。一八二八年裴多菲五岁,父亲把他送进菲尔艾吉哈兹小城的学校,但不久又转学到克奇克梅特城读书。他在这里,除了学习匈牙利语以外,还学习拉丁语。彼得罗维奇对自己的儿子抱有更大的希望,希望把他培养成一个牧师或者商人。对于一个只有七...
2、文天祥:文天祥:中国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文天祥:198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文天祥:2002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文天祥:2018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文天祥:1996年知书房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文天祥:1996年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文天祥:2003年金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文天祥:1993年新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文天祥:2003年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文天祥:中小学课本里的名人传记丛书...
3、舍生忘死:舍生忘死,汉语成语,拼音是shěshēngwàngsǐ,意思是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出自《哭存孝》。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作谓语;指不计个人安危。示例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革命先烈舍生忘死才换来今天的繁荣。众将奉元帅之命,舍生忘死,攻击三关。★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五回绎州龙门大黄庄农民薛仁贵自幼喜欢武术,20岁时学成十八般武艺。他一心想投军报国,父母鼓励他为国要舍死忘生。他对父母说:“今当国家用人之际,要扫除夷虎,肃靖边疆,凭你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4、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由海丰县西秦戏剧团新编的历史西秦戏;该剧是以文天祥抗元为题材的历史剧,融入独有特色的岭南文化,充满浓郁的岭南文化色彩。该戏讲述了南宋末年,丞相文天祥起兵抗元失利后,从江西辗转岭南,先在广州南岭集结旧部、重举义旗,后进入海丰丽江浦屯军筹粮,兵发潮阳平贼安民,最后在海丰五坡岭兵败被执。文天祥严正拒绝元将的利诱劝降。解押北上时,文天祥途经零丁洋,目睹南宋王朝的覆灭,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在明代初期由西北地区的西秦腔流入海陆丰,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形成西秦戏,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西秦戏最兴盛时期。西秦戏又称乱弹戏,在海陆丰、潮汕地区大受群众欢迎。海陆丰地区曾有过39个专业戏班和51个走唱曲班,各家戏班名角云集,名伶辈出,人们素称为“大班戏”。现今的海丰县西秦戏剧团,是由清代老牌戏班“庆寿年”发展而来,也是全国仅存的一个西秦戏专业剧团,担当着剧种兴衰存亡的重任。西秦戏作为首批国家级非...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