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雨的诗句大全
1、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3、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4、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崔颢《雁门胡人歌》
5、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白居易《司马宅》
6、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白居易《杨柳枝》
9、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白居易《夜雨》
1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11、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1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3、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乐》
1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5、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1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17、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18、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1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20、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白居易《秋雨夜眠》
2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2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24、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25、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26、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27、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9、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崔颢《行经华阴》
30、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31、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2、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33、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34、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35、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崔颢《题潼关楼》
3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3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8、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白居易
3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40、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斜风细雨:斜风细雨,汉语成语,拼音是xiéfēngxìyǔ,意思是形容小的风雨。出自《渔歌子》。斜风:细细微微的小风;细雨:小雨胶订棕。唐·张志和《渔歌子》:厚葛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热照泪归。”【颈抹谜立近义词】微风碑组炼凶小雨【反义词】狂风暴雨作主语、宾语;形照寻档容微风细雨的天气。示例在这春意融融的季节,斜风细雨,草色遥看,该多么惬意呀!江上撑开一叶舟,竿头收起钓鱼钩,箬笠蓑衣随意有,~不须忧。★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三寒踏折...
2、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白居易画像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
3、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章丘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