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夏天晚霞的诗句
夏天晚霞的美不胜收,怎么形容夏天晚霞?有安歇诗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形容夏天晚霞的诗句,欢迎阅读!
钱起 【访李卿不遇】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陈嘉言 【晦日宴高氏林亭】
画戟朱楼映晚霞,高梧寒柳度飞鸦.
门前不见归轩至,城上愁看落日斜.
刘禹锡公子申敬爱
携朋玩物华.人是平阳客,
地即石崇家.水文生旧浦,
风色满新花.日暮连归骑,长川照晚霞.
【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
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月高微晕散,
云薄细鳞生.露草百虫思,
秋林千叶声.相望一步地,脉脉万重情.
居易 【庾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答之】
千里故人心郑重,一端香绮紫氛氲.
开缄日映晚霞色,满幅风生秋水纹.
为褥欲裁怜叶破,制裘将翦惜花分.
不如缝作合欢被,寤寐相思如对君.
赵彦端 浣溪沙
过雨园林绿渐浓.晚霞明处暮云重.小桥东畔再相逢.
睡起未添双鬓绿,汗融微退小妆红.几多心事不言中.
白居易 庾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答之
开缄日映晚霞色,满幅风生秋水纹。
李白宴陶家亭子
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
卢照邻长安古意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刘禹锡 浪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钱起 访李卿不遇
画戟朱楼映晚霞,高梧寒柳度飞鸦。
李峤 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陈嘉言 晦日宴高氏林亭
日暮连归骑,长川照晚霞。
沈?期 幸白鹿观应制
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
欧阳炯 南乡子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
苏轼 城子
凤凰山下雨出晴。水风清,晚霞明。
赵彦端 浣溪沙
过雨园林绿渐浓。晚霞明处暮云重。
仲殊 南歌子
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
杨慎 海曲
海滨龙市趁春畲,江曲鱼村弄晚霞。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浪淘沙:《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单调四句,为七言绝句体。五代南唐后主李煜衍小令《浪淘沙》(《浪淘沙令》),北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浪淘沙慢》),均与原词《浪淘沙》不同。此调代表作有刘禹锡《浪淘沙九首》等。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隋以前,社会流行清商乐,自晋代五胡乱华以后,由于战争、通商、婚姻等原因,域外的燕乐传入中土并与本土的清商乐结合,遂形成诗乐结合的大势。唐统治者更加注重吸收外来音乐以建成具有大唐特色的新乐,甚至将音乐的创造当成是民族的骄傲和国家强盛的象征。燕乐大兴,从根本上促进了唐“倚声填词”的发展,崔令钦的《教坊记》录曲名计324首,皆为开元、天宝时期社会流行歌曲。《浪淘沙》是唐教坊曲之一,据统计,现存唐诗宋词(敦煌曲子词除外)含“浪淘沙”词意的有209首,大致分三类:杂曲歌辞19首,令词182首,慢曲8首。郭茂倩《乐府诗集》...
2、集锦:集锦,是一个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jíjǐn,指汇编的各种精彩的图片、书画、诗文等(多用作标题)。如:《红楼梦》第十七回:“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汇编的各种精彩的图片、书画、诗文等(多用作标题)精彩的图画、诗文汇集。指各种优点的汇集。《红楼梦》第十七回:“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周嘉俊《独特的旋律》:“让它们发挥作用!你们也不看一看,这些都是七十年代的先进技术的集锦,难道要藏到八十年代?”图片集锦本词条未经许可copy自41021653...
3、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借助绘画中的描绘(画出或描画)术语,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梅尧臣(宋)《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警俗。”尚仲贤(元)《柳毅传书》第四折:“向画阁兰堂描写在流苏帐,说不尽星斗文章,都裁做风流话儿讲。”沈德符(明)《野获编·山人·山人歌》:“赵伯起孝廉长王百谷八岁,亦痛恶王为人,因作《山人歌》骂之,其描写丑态,可谓曲尽。”浩然《艳阳天》第一一一章:“焦振茂少不得又把昨晚上的事儿描写一遍。”爷爷满头白发,尽显他的沧桑,额头上的皱纹记录着生活的艰辛。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
4、浣溪沙: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浣溪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唐教坊曲有“浣溪沙”曲名,与词调稍异。唐声诗(唐代配乐的近体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指洗涤、漂洗;“沙”,古通“纱”。因此,“浣”的对象只能是“纱”。敦煌出土的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及五代后蜀赵崇祚集录的《花间集》所录毛文锡、阎选、毛熙震、李珣词,调名均题为“浣纱溪”。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