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分别的古诗
离别,能使浅薄的感情削弱,却使深挚的感情更加深厚,正如风能吹灭烛光,却会把火扇得更旺!
长干行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别懂大
高适
唐
千里黄云白日熏,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浆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如何,
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
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
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
暂时分手莫踌躇.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古诗: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
2、分别:分别,汉语词语,读音fēnbié,意思是分界;离别;区别;分辨。分别感是人与人在分开的时候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感情。是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正是这样,才会有如此众多出色的诗作。词语:分别拼音:fēnbié释义:分别1①分界:认清敌我的~ㄧ不可模糊了两者间的~。②离别:暂时~,不久就能见面ㄧ他们~了好多年啦。分别2①辨别:~是非ㄧ~轻重缓急。②不同:~对待ㄧ~处理ㄧ看不出有什么~。③分头;各自:会议商定,几个人~去做动员工作ㄧ部队到达前沿,~进入阵地。离别leaveeachother例句:分别了不到一年又见面了相互不同difference:例句:没有什么分别辨别distinguish例句:分别主次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各自;个别separately例句:对他们应该分别对待分头,各自,不共同,不一起respectively例句:会长和秘书长分别接见了他。区别;分辨。《荀子·王制》:“两者分别,...
3、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借助绘画中的描绘(画出或描画)术语,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梅尧臣(宋)《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警俗。”尚仲贤(元)《柳毅传书》第四折:“向画阁兰堂描写在流苏帐,说不尽星斗文章,都裁做风流话儿讲。”沈德符(明)《野获编·山人·山人歌》:“赵伯起孝廉长王百谷八岁,亦痛恶王为人,因作《山人歌》骂之,其描写丑态,可谓曲尽。”浩然《艳阳天》第一一一章:“焦振茂少不得又把昨晚上的事儿描写一遍。”爷爷满头白发,尽显他的沧桑,额头上的皱纹记录着生活的艰辛。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
4、天下谁人不识君:董大,即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高适《别董大》诗的第二首说:“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高适《别董大》【原文】别董大(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其二)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其一)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晖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