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逸 唐诗伴我成长
小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什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等。每当我背出一首,就能得到妈妈的一个奖励。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背唐诗。后来随着上幼儿园,上小学,我背的唐诗也越来越多,渐渐地,我不断地从唐诗中感受到了无穷的情趣。【由原上草网 www.LLYSC.cn 编辑】
唐诗,让我欣赏到大自然的神韵美丽。“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春的印迹朦朦胧胧,更给早春增添朦胧之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着湖中那随风摇曳的荷花,一股清凉不禁沁入心脾,真像是入了人间仙境。“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满山云锦,如烁彩霞,竟比江南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冰天雪地的美景,晶莹剔透,就像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把待放的梨花吹开。 唐诗,让我领略了大师们的人格魅力。我爱李白的浪漫飘逸,向往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旷达,向往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豪迈,知道了生活中应淋漓尽致地挥洒内心的真实感受,坚定自己的人生追求。我也爱杜甫的沉郁凝重,感动于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爱国忧国情感,感动于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关心百姓疾苦的胸怀,从而明白了人生道路上不仅有成功荣誉的光环,还应有对时世的关注,对社会的责任。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读书,可以明智,可以修德,可以养性。
我沉浸唐诗中,书香弥漫,伴我成长,我有着一种蚕吃桑叶般的快感,心灵与诗歌共鸣。它们引领着我度过人生道路上的难关,抚慰着我遇到挫折时的创伤,还让这枯燥乏味的日子化为了五彩多姿的岁月。我爱这不朽的唐诗!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唐诗: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
2、人间仙境:人间仙境是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如果一个地方美到极致,无法用语言来完全地表达出来,置身其中,便能生出飘飘欲仙的感觉,人们通常把这些地方称之为仙境。道教的理想世界是希望世界成为一个公平、和平的世界,没有灾祸、没有战争的世界。道教所追求的人间仙境就是一种实现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理想境界。传说玉皇大帝为了更好地关怀人间,便从人间建设仙境,选址于共光,从南天门开始架起天梯到共光,大门设在共光口(山口尾)。天宫里的那些仙女仙童要到人间来也方便多了,只要顺着南门一直往下走,不一会儿就到了人间。“既然这么方便,我们何不下去玩玩。”看守果园的两位仙女动了凡心,趁着王母娘娘做寿之时偷偷溜了下来。啊,人间真美啊。两位仙女正陶醉在美不胜收的人间山水间时,忽然听见一声大喝:“你们竟敢私下凡间。我奉王母娘娘之命前来,定将你们捉回天庭!”原来是巨灵神奉旨来捉她们了!两位仙女灵机一动,化为了两只枯叶蝶趴在林中的落叶...
3、慈母手中线:《慈母手中线》是由周诗禄执导的剧情片,白燕、文爱兰、张英才、吕奇、麦基、林艳参加演出。《慈母手中线》讲述了一个早年丧夫的女人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儿女长大的故事。▪化妆:方圆▪场务:黄志勇▪冲印:邵氏黑房林翠凤早年丧夫,含辛茹苦独力养育三子女余尚文、余尚富和余爱莲成人。尚文急功近利,辍学与富家女郑绮美结婚。婚后尚文邀翠凤共住,翠凤却遭绮美刻薄,尚文得悉后愤而离家往行船。爱莲贪慕虚荣,误交损友宋佐治,被骗卖身至婆罗洲。翠凤变卖楼房筹钱为爱莲赎身,日夜盼爱莲归来。尚富为妹向佐治寻仇,纠缠间佐治失足坠楼身亡,尚富被捕。翠凤孑然一身,当酒店女工为生,巧遇返港后欲自杀的爱莲,母女重逢。此时,尚文行船归来,绮美觉悟前非与尚文破镜重圆。尚富亦无罪释放,翠凤终与子女一家团聚。...
4、成长:贝蕾和米乐是京华商学院大四的学生,即将结束充满梦想的校园生活,走上社会开始全然未知的现实生活。同所有同龄人一样,他们不仅面临着择业就业的残酷竞争,更要承担着来自父母家庭的压力。贝蕾生长在单亲家庭,自幼品学兼优,是妈妈田枫的骄傲,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贝蕾比同龄的女孩成熟懂事,对母亲不仅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有着近乎沉重的责任感。心高气傲的她,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抱负。而与贝蕾青梅竹马,一直姐弟相称的米乐,则成长在一个富庶之家,加上帅气潇洒,是校园里仅有的驾车一族,是众多女生追逐的“白马王子”。由于父亲承诺在他毕业后为他成立一家投资公司,从事资本运作,因此米乐一点不在乎悄然而至的择业浪潮,继续过着自己的悠闲生活。不过,他对贝蕾这位老姐的前途倒是绝对的关心。贝蕾踌躇满志地迎来初次校园招聘,出乎意料的是她第一轮面试就被刷了下来,而那些在她看来根本不是对手的同学却顺利地通过第一轮;第二次应聘,贝蕾到了第二轮又被刷,第三次应聘第三轮...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