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秋天的古诗词10首推荐优秀10篇

非凡网 36 0

有关秋天的古诗词10首推荐优秀10篇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有关秋天的古诗词10首推荐优秀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秋怀宋代:欧阳修1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更漏子·本意明代:王夫之2

  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浪淘沙·一叶忽惊秋宋代:贺铸3

  一叶忽惊秋。分付东流。殷勤为过白苹洲。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

  回首恋朋游。迹去心留。歌尘萧散梦云收。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

  开愁歌唐代:李贺4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落叶唐代:孔绍安5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元代:王恽6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送无可上人唐代:贾岛7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在军登城楼唐代:骆宾王8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宋代:李清照9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有关秋天的古诗词10首推荐优秀10篇相关语句: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有关:有关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有关系;关涉,涉及。词目:有关拼音:yǒuguān解释:有关系;关涉,涉及同这个问题有关的事实有关系。茅盾《一个女性》七:“她又深信自己过去的种种似乎都和张彦英直接间接有关。这便是所谓命运罢!”《人民日报》22:“同时讨论研究了一批严重违纪和搞不正之风的事件和案件,并提出意见,由省委和有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关涉,涉及。《花城》1981年第2期:“﹝苏永舜﹞接着便和容志行一起研究有关战术上的问题。”本词条未授权duplicate自41021653...

  2、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章丘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

  3、鹧鸪天: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定格为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此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代表作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等。《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丸宫谱目》入仙吕引子。赵令畤词名“思越人”,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贺铸词有“剪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又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名“半死桐”。韩淲词有“只唱鹂歌一叠休”句,名“骊歌一叠”。卢祖皋词有“人醉梅花卧未醒”句,名“醉梅花”。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此。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鸣声曰“行不得也哥哥”。此调为北宋初年新声,始词为夏竦所作。柳永词属正平调。此调仅此一体,无别体。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宋人作者极众,题材亦极广。晏几道十九首,其中名篇颇...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