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含深情的诗句聚集三篇

非凡网 181 0

最深情的诗句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以下是“最深情的.诗句”,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断肠。——曹丕《燕歌行》

  2、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苏轼《贺新郎·夏景》

  3、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4、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王国维《点绛唇·屏却相思》

  5、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6、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7、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8、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9、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10、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11、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12、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13、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4、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5、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16、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17、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江淹《古离别》

  18、漫向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陆游《浣溪沙·和无咎韵》

  19、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20、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严仁《玉楼春·春思》

  21、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22、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23、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24、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李白《独不见》

  25、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2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7、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28、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29、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30、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欧阳炯《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

  31、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32、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33、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严仁《玉楼春·春思》

  34、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35、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36、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37、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38、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39、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40、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41、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白头吟》

  42、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傅玄《车遥遥篇》

  43、春闺月,红袖不须啼。——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44、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45、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46、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韦庄《菩萨蛮》

  47、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48、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王维《伊州歌》

  49、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李白《杨叛儿》

  50、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佚名《西洲曲》

  51、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52、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53、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傅玄《车遥遥篇》

  54、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孟郊《列女操/烈女操》

  55、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李商隐《风雨》

  56、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张籍《征妇怨》

  57、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58、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59、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曹植《明月上高楼》

  60、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晏几道《生查子·狂花顷刻香》

  61、天街曾醉美人畔,凉枝移插乌巾。——吴文英《夜飞鹊·蔡司户席上南花》

  62、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63、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王维《西施咏》

  64、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吴均《登二妃庙》

  65、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66、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雍裕之《自君之出矣》

  67、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鱼玄机《闺怨》

  68、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69、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70、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71、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72、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73、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长恨歌》

  74、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牛峤《忆江南·衔泥燕》

  75、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范云《送沈记室夜别》

  76、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宋祁《落花》

  7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78、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佚名《迢迢牵牛星》

  7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答施》

  80、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聚集:juji聚集(Aggregation)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关联。聚集表示类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辆轿车包含四个车轮、一个方向盘、一个发动机和一个底盘,这是聚集的一个例子。在需求分析中,"包含"、"组成"、"分为……部分"等经常设计成聚集关系。聚集可以进一步划分成共享聚集(SharedAggregation)和组成。例如,课题组包含许多成员,但是每个成员又可以是另一个课题组的成员,即部分可以参加多个整体,我们称之为共享聚集。另一种情况是整体拥有各部分,部分与整体共存,如整体不存在了,部分也会随之消失,这称为组成(Composition)。例如,我们打开一个视窗口,它就由标题、外框和显示区所组成。一旦消亡则各部分同时消失。在UML中,聚集表示为空心菱形,组成表示为实心菱形。聚集是一种优化措施。...

  2、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李商隐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商隐三岁左右,随父李嗣赴浙。不到十岁,李嗣去世。李商隐只得随母还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李商隐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李商隐“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

  3、浣溪沙: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浣溪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唐教坊曲有“浣溪沙”曲名,与词调稍异。唐声诗(唐代配乐的近体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指洗涤、漂洗;“沙”,古通“纱”。因此,“浣”的对象只能是“纱”。敦煌出土的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及五代后蜀赵崇祚集录的《花间集》所录毛文锡、阎选、毛熙震、李珣词,调名均题为“浣纱溪”。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

  4、刘禹锡: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会昌二年(842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的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刘禹锡,自称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