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的始祖。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
1、器满则倾,志满则覆。
出自先秦《六韬》佚文。则,就。器物满了就会倾覆,人得志骄傲就会失败。此以器满则倾为喻,说明为人不可骄傲自满的道理。
2、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
出自《六韬·兵道》。打仗胜利的方法,是要仔细的观察敌人的情况,把握有利的战机,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情况下,给敌人猛烈的打击。
3、天下之人如流水,障之则止,启之则行,静之则清。
出自《六韬·文启》。天下人民的意向就如同流水一样,如果阻塞它就停止,如果开放它就会流动,安静它就会清澈。
4、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誉,而不得真贤也。
出自《六韬·举贤》。导致过失的原因就是因为国君太过于喜欢那些世俗的赞美之词,因为这样就没法的到真正的贤臣。
5、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
出自《六韬·军势》。用兵最大的害处就是犹豫不决;军队最大的灾难就是起狐疑。
6、古之善战者,非能战于天上,非能战于地下,其成与败,皆由神势。得之者昌,失之者亡。
出自《六韬·奇兵》。古代那些善于用兵的人,并不是善于打仗于天上,也不是善于打仗于地下。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完全在于是否能够造成神妙莫测的态势。能创造这种态势就能取得胜利,不能造成这种态势最终就会失败。
7、不知战攻之策,不可以语敌;不能分移,不可以语奇;不通治乱,不可以语变。
出自《六韬·奇兵》。不知道进攻的策略,就不能说是对敌人作战;不会使用机动的兵力,就不能说是出奇制胜。不知道军队治乱的关系,就不要说是随机应变。
8、无借人利器,借人利器则为人所害,而不终其正也。
出自《六韬·守土》。不要把军队大权交给别人,交给别人,就会被人所谋害,最终无法善终。
9、利而无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
出自《六韬·国务》。要给与大家利益而不要去损害他们的利益,使民众成事而不要破坏他们的事情,保护人们生存下去,而不要去滥杀无辜。给与人民实惠,而不要去抢占他们的财物。使人民安居乐业,而不是他们感受到痛苦,使人民喜悦而不要使他们愤怒,
10、圣人之虑,各归其次,而树敛焉。
出自《六韬·文师》。圣贤的人考虑的事情,就是让天下说有人各得其所,从而建立起各种争得民心的方法。
标签: 六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