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选》即《文选》,是中国现存的 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 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 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全书共60卷,分为赋、诗、骚、墓志、行 状等38类。书中选录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不 选经子,编者已初步注意到文学与其他类型著 作的区分,认为只有“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 藻”者方可人为文学作品,在艺术形式上,尤 注重骈偭、华藻。
首先对《文选》作注释的是《文选音》, 这是萧统的侄子萧该对《文选》语词作的音义 解释。隋唐时期的曹宪、许淹、李善、公孙罗等人将其发展成为了一门“文选学”。唐玄宗 开元年间,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和李周 翰五位文臣又作五臣注。所有的注中以唐高宗 显庆年间的李善注被认为最好。
“选学”在唐朝与《五经》并驾齐驱, 盛极一时士子必须精通《文选》。时至北宋年 间,民间尚传谣曰:文选烂、秀才半。《文 选》在宋代有“文章祖宗”之说。
标签: 昭明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