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为什么没有曹操、刘备、孙权列传?

非凡网 118 0

这里的概念应该很简单,因为你举的几位入《后汉书》者,与曹刘孙三人地位不同。

我这里说的“地位”,是说曹刘孙在三国建立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先从卒年来对比:

刘焉、袁术、吕布、袁绍、刘表分别卒于194年、199年、198年、202年、208年,而刘备、孙权分别卒于223年、252年(曹操另当别论)。这是就卒年来说,这几位入《后汉书》者,都未活过曹丕建魏的220年(即我们认为的三国时代的正式形成时间),而反观刘备、孙权,不但是开国君主,而且也活过了220年建魏以后的这个坎。所以这是从卒年来说的。

接着就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地位”,曹操、刘备、孙权为曹魏、蜀汉、孙吴三国的草创者(当然,曹操并没有亲自代汉建魏,而孙吴的奠基者也有孙策的一份),他们的子孙亦是三国的世袭君主,因而把三人列入《三国志》而不是《后汉书》。关于这点,我认为可以参考其它正史,如《宋史》有南唐大臣陈承昭(后降于宋)的传记,而《南唐书》之类记载十国的史书却未为其立传。拿近的来说,司马懿生为曹魏权臣,自他始司马氏开始侵削魏氏宗庙。但就拿时间来说,司马懿死在251年,曹魏灭亡在266年,其间还经历了两代权臣的继任,那为什么《三国志》不为司马懿立传,而《晋书》却在首卷就将宣帝纪列出?这也是因为司马懿是西晋建立最重要的奠基者,故而不应列入《三国志》。

再说,刘焉、袁术、吕布、袁绍、刘表完完全全是属于汉末军阀割据时代的主要人物,对于三国来说并无相干吧(自然这句话不是说一点关系也没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很正常)。

当然,这里的“三国”应该是指220年—280年这段历史时期,而不是我们一般人印象中的囊括了东汉末年的三国(自184年黄巾起义开始,或自208年赤壁之战开始逐渐形成?)。以此代入题目中的这几位人物,就能明白为什么《后汉书》不收曹刘孙三人了。

因为篇幅问题,没有去翻阅《廿二史札记》之类的著述,否则很容易就能找到类似“为什么他没在这本而在另一本里”的回答。

标签: 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