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生平有什么事迹?

非凡网 55 0

  北宋著名词人,福建崇安人。约1034年,即景祐年间,中进士。历史影响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世称柳屯田,因 排行第七,亦称柳七。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 “白衣卿相”自许。柳永是北宋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他扩大了词 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 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 等题材。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200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150种之多,并大 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 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 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上承敦煌 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下开金元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 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 巨,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有《乐章集》。

  由于柳永长期出入歌楼妓馆,生活东飘西荡,对下层人民生活有较多体 验,所以他的词题材较为广阔。其内容主要反映羁旅行役、男女恋情和都市 生活三个方面。其中以前者成就最高。柳永精通音律,受民间音乐熏陶,他 把民间流传篇幅较长的俗曲搬上词坛,对慢词的发展和北宋词风的转变起到 了推动作用。

  他汲取民间养料,使用俚俗语言入词,从而摆脱了五代词中那 种传统腔调的影响,使词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他还创造性 地运用铺叙手法,把抒情、写景、叙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思缜密,首尾 连贯,脉络井然。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大大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词坛 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词人之一。

  值得指出的是,柳永还写了一些情调低沉, 思想颓废以及宣扬色情的庸俗之作。有些作品由于轻率操笔,锤炼不足,故而失之松散,缺少含蕴。其《乐章集》,存词200余首。主要代表作有《雨霖铃》、《望海潮》、 《夜半乐》、《定风波》、《鹤冲天》等。生平小传柳永早年游学京都,屡举不第,过了一段“买花载酒”、“千金邀妓” 的放浪生活。

  他熟悉民间流行曲调,为伶工乐妓撰写了大量慢词,流传很 广,甚至在当时的西夏也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程度。但上 层显贵对柳永出入歌楼舞榭与伶工乐妓为伍的生活却极端歧视。他为此写了 一首《鹤冲天》加以驳斥,其中有“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 名、换了浅斟低唱”之句。

  宋仁宗在一次发榜时见到他的名字便一笔勾销, 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直到景佑元年( 1034),他改名柳永, 才勉强中了进土,但只做过屯田员外郎这样的小官。在北宋词人中,他的官 职最低,而且是以毕生精力填词的第一个专业词人。他晚年穷困潦倒,家无 余财,相传死后无钱下葬,最后由“群妓合金葬之”。

  文坛上流传有“吊柳 七”、“吊柳会”等逸事。

标签: 柳永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