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厚显扬的孤独色彩

非凡网 35 0

  读辛弃疾的词总让人触摸到一种孤独感。说到孤独最能让人想到婉约派,我们来看看同时代的其他大家在作品中是如何的表现自己的这种感受的。“苏门四学士”中的秦观在他的词中有“斜阳处,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满庭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他通过凄迷的景色婉转的语调表达浓厚的伤感情节和他在受到挫折之后的绝望心情。他对于自己的不幸遭遇往往表现一种无可奈何的抱怨态度,语气上十分接近一个被抛弃而无可控诉的女子的口气。这些消极的感叹于他的流浪生活中受到那些聪明而不幸的歌妓的感染不无关系。被称为“集大成”的周邦彦,在他的词中写到“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六丑》)故乡遥,何日去?(《苏幕遮》)不外乎是羁旅相思之情。至于“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锦冷。”(《蝶念花》)则写的语言富丽,“徒狃于风情婉娈”①,真情不足而技巧有余。女词人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用文雅优美的字句写闺中思怨。“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写出了缠绵悱恻的哀怨和相思别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永遇乐》)才开始表现出一种无限深切的故国兴亡和个人盛衰之感。

标签: 苏幕遮周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