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柳永、周邦彥《少年游》幾首詞看
詞人填詞的個性化處理
夏承燾、吳熊和在其《讀詞常識》中對詞的發展有一段簡明精辟的論述,他說:“唐、五代的詞只分平仄,不問四聲。像溫庭筠作詞那樣平仄不苟,已算是守律嚴謹的了。詞中四聲的運用,是有一段相當長的發展過程的。大抵詞自民間轉入文人手中之後,到溫庭筠嚴分平仄;到晏殊漸辨去聲,嚴於結句;到柳永分上、去聲;到周邦彥用四聲,變化最多,四聲的用法遂趨精密,但也僅僅限於警句和結拍。到了南宋,方千里、楊澤民、陳允平諸人和周邦彥詞,對於周詞的四聲,亦步亦趨,不敢稍有一些逾越。由於過分拘泥,反而生出流弊。南宋末年,張樞、揚纘等人更提倡辨五音,分陰陽。這樣過於嚴格的聲律,能夠遵守的作家實在太少了。”
由此論述,我們知道,詞的最終結局是,陷於迂腐,徹底走向衰敗。其實,用四聲、辨五音、分陰陽,乃是少數人在鑽牛角尖。即使周邦彥也決非每一首詞都分四聲,除了漫詞中的少數句子分四聲外,其餘均按平仄格律句式填寫。所以,筆者認爲,時至今日沒必要提倡“用四聲、辨五音、分陰陽”,應該返樸歸真,回歸到唐人最初開創詞時“只分平仄,不問四聲”的這一原則上去。
其實,詞人填詞還有好多個性化處理手法,比如,添加“襯”字,變更韻句中的子句劃分和格律句式;此外尚有“楔韻”的運用,亦屬詞人個性化處理手法。由於詞人個性化處理,同一詞牌的詞,在“欽定詞譜”中往往出現若干格式,這些格式只是從名人例詞分平仄抄錄下來的,並非該詞牌所要求的。例如以下所錄柳永與周邦彥所寫的《少年游》詞。僅柳永就有好幾種用字變化形式。
柳永、周邦彥之例詞及其平仄用字形式分列如下:
少年游
柳 永
(一)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
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
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去年時。
(二)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
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處宮腰。
夕陽閑淡秋光老,離思滿蘅臯。
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凴蘭橈。
(三)
層波瀲灧遠山橫,一笑一傾城。
酒容紅嫩,歌喉清麗,百媚坐中生。
牆頭馬上初相見,不准擬,恁多情。
昨夜杯闌,洞房深處,特地快逢迎。
(四)
世間尤物意中人,輕腰好細身。
香幃睡起,發妝酒釅,紅臉杏花春。
嬌多愛把齊執扇,和笑掩朱唇。
心性溫柔,品流詳雅,不稱在風塵。
(五)
淡黃衫子郁金裙,長憶個人人。
文談閑雅,歌喉清麗,舉措好精神。
當初為倚深深寵,無個事,愛嬌瞋。
想得別來,舊家模樣,只是翠蛾顰。
(六)
鈴齋無訟宴游頻,羅綺簇簪紳。
施朱傅粉,豐肌清骨,容態盡天真。
舞茵歌扇花光裏,翻回雪,駐行雲。
綺席闌珊,鳳燈明滅,誰是意中人。
(七)
簾垂深院冷蕭蕭,花外漏聲遙。
青燈未滅,紅窗閑臥,魂夢去迢迢。
薄情漫有歸消息,鴛鴦被,半香消。
試問伊家,阿誰心緒,禁得恁無憀。
(八)
一生贏得是淒涼,追前事,暗心傷。
好天良夜,深屏香被,爭忍便相忘。
王孫動是經年去,貪迷戀,有何長。
萬般千種,把伊情分,顛倒盡猜量。
(九)
日高花榭懶梳頭,無語倚妝樓。
修眉斂黛,遙山橫翠,相對結春愁。
王孫走馬長楸陌,貪迷戀,少年游。
似恁疏狂,費人拘管,爭似不風流。
(十)
佳人巧笑值千金,當日偶情深。
幾回飲散,燈殘香暖,好事盡鴛衾。
如今萬水千山阻,魂杳杳,信沉沉。
孤棹煙波,小樓風月,兩處一般心。
以下是周邦彥的周邦彥的四首《少年游》:
(一)荊州作
南都石黛掃晴山。衣薄耐朝寒。
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
而今麗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
舊賞園林,喜無風雨,春鳥報平安。
(二)雨後
朝雲漠漠散輕絲。樓閣澹春姿。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
而今麗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
不似當時,小樓沖雨,幽恨兩人知。
(三)
檐牙縹緲小倡樓,涼月掛銀鉤。
聒席笙歌,透簾燈火,風景似揚州。
當時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
今日重來,更無人問,獨自倚闌愁。
(四)感舊
幷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
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
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柳永、周邦彥各詞的平仄用字形式如下:
(柳一)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柳二)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柳三)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柳四)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柳五)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柳六)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柳七)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柳八)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柳九)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柳十)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周一)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周二)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周三)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周四)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由上我們看到,如果以柳永的第一首為基本格式的話,我們看到柳永在第二首同第一首。而第三首又在第一首的基礎上,在下片第一韻句添加一個“襯”字,變後一個五言句為兩個三言句,平仄用字形式也作了變化。第四首雖然在字數、子句劃分上與第一首相同。但上片第一韻句中的後一子句所用格律句式改變了,基本格式用“[仄]仄仄平平”,而第四首用“平平仄仄平”。而且,下片第一韻句之前一子句和第二韻句之後一子句均出律。注意,這並非曲譜樂聲所要求,而是“格律服從句意”的結果。第五首、第六首,基本與第三首格式相同,但下片第一韻句中的頭一個三言句,平仄格律句式側不同,前者為“仄仄平”,後兩者分別為“平仄仄”、“平平仄”。其實,二言句、三言句除了韻腳外,通常用字比較隨便。第七首同第六首。第八首在第七首的基礎上作了一些變化,上片第一韻句添加一個“襯”字,變後一個五言子句為兩個三言句,自然平仄用字形式也改變了。而下片第二韻句前兩個四言句的格律句式作了互換。第九首與第七首同。由此分析可知,如果僅考慮字數與子句劃分,側以上柳用九首《少年游》就有四種格式,再考慮平仄用字情況的不同,那麽格式就更多了。柳用的這九首詞,都是第一韻句之首子句入韻。也就是說,第一韻句含有兩個韻腳,前一個韻腳謂之“楔韻”。“楔韻”在柳永、周邦彥詞中乃常見。
周邦彥的四首《少年游》,前三首基本同柳用的第二首,只是其上篇的第二韻句採用了下片第二韻句的格律句式。其第四首與前三首的不同是:上片第一韻句,取消了入韻,並添加一個“襯”字,變原七言句為兩個四言句,自然平仄用字形式亦作了改變;下片第一韻句,雖然格律句式未變,但節奏和意段都作了改變。這些,都是詞人個性化處理的結果。
其實,一首詞有幾個韻句是一定的,是由詞牌所固有的曲譜之樂句個數所決定的;每一韻句的字數基本也是一定的,只是由於使用“襯”字的緣故,有時在兩首詞中相差一個字、最多兩個字。但由於“楔韻”的緣故,有時兩首詞中的韻腳數卻不一定相同。至於詞中使用的格律句式卻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多數句子為格律句式,或說,多數句子合律,亦不乏非律句。故而,我們說“欽定詞譜”過於迂腐,是有道理的。
《少年游》的基本律格如下: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註:其他格式可採用添加“襯”字,改變子句劃分獲得。通常,五言句可添加一個襯字,分成兩個三言句;七言句可添加一個襯字,分成兩個四言句。]
标签: 周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