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的青春回忆

非凡网 36 0

青春有许多故事,坚韧、平和、忧伤、激烈、沉郁,故事的结局,或者美满,或者背叛,或者忘怀。当然,也有很多别样的故事,像我们心下的一块骨头,梗在合适的角度上,进退两难。

  或许很多年后,会想起初次看到这篇小说时的那个春日下午。此时,我正处在整个青春的鼎盛时代,风云际会一时无匹。在那个春日的下午,我和一个朋友共同回忆起因这篇小说想起的那些青春故事——几个名字、一杯好酒、刹那片段,此后,除了诗歌,我无法用别的方式描述那些故事和那些人,以及那些在别人的文字里陆续出现的似曾相识的情节。它们变换了时间和地点,变换了角色和背景,然而不能变换的,是触动心灵最柔软部分的那种感觉。那种感觉,在无情的时间河流背后取得静止的特许,在不停的回忆里维持相同的温度和温情,在冷酷如岩的命运里纠集所有勇气,向逐渐异化的人生发动反攻。

  我们都曾经纯情若斯,我们都曾经期盼永远,我们都曾经固执地相信某些东西,直到头破血流,无言以对。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悖论的产生,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自己在这世界上的存在成为偶然,我们像那个神智不清的武林高手一样发问:我是谁?

  王小枪的这本小说,也在不停地询问这个问题。在这个没有英雄的年代里,在这个缺少生活准则的城市里,有的人腐烂,有的人和光同尘。在一块慢慢失衡的土地上寻找支点,其难度可想而知。书中的主角韩笑,既是一个见证者,又是一个参与者。他见证了整个青春逐渐滑落的过程,曾经泪流满面也曾经心如刀割,在自己也随着青春逝去而逐渐异化的同时,他摇摆在生活和梦幻的两端,晃悠在欲望和理想的支点上,敏锐的心灵感受着超出常人的痛苦。

  在北京这个城市的异乡生活,注定要折磨一切过分敏感的心灵。韩笑们学会北京牌的生活方式和言谈举止,却再也无法寻回自己心灵的凭依之地。曾经那样怀念故乡,在我们的回忆里,故乡拥有我们本该拥有的所有美好品质和善良行止,行动迟缓声音遥远礼节周至微笑安然;而当我们照着自己的生活轨迹重新巡回,你会发现,故乡离我们的梦想那么远,而我们的梦想离真实世界的距离,比这个更远。父亲和母亲,在你生命中曾经不可或缺的人物,逐渐老去,只成为灵魂的最后依靠,而真实的肉身,还滞留在这个飘来飘去的城市里,直至被榨尽最后一滴眼泪。

  对这本小说的阅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起先只是单纯欣赏其技巧和叙述方式,或者因为其中某些熟悉的字句、某些角色似曾相识的语言窃笑不止。原谅我用这样熟稔的口气,毕竟我曾经在那个春日的下午,发现我长久以来寻觅的东西,在这本小说里,被淋漓尽致地撕成碎片,无法复原,或者说,小说根本没有设想,这些早已或者终将gone with wind的故事,还能再yesterday once more,而在故事的结尾处,我像小枪一样,忽然发现,仓促赶来的忧伤萦绕在青春的周围,撕毁一切设想和完美面具。

  从这个角度上讲,小枪是一个相当优秀的讲故事的人。我像杨绛一样,惊讶而欣喜地看着作者把曾经的故事和在生命里留下痕迹的人物在既定的情节里隐忍地铺排出来。在茫然四顾的叙述之后,继之而来的,往往是急管哀弦的大段感伤。某些人往往不够自信,总需要总结或者回忆,才能给自己的行动以肯定和信心。于是在这样的春日,因为小枪的小说,令我也开始回忆起属于自己的欲望青春。

  在故事的结尾,或者应该反思。然而反思让我们更加疲惫。生活本身是最沉重的命题,随时可以遇到to be和not to be的选择,人性在欲望都市里,经受着炉火旁的考验。随时有人一跃而入,在火海里欢欣鼓舞。而我依旧设法没心没肺地,继续着桃李春风的快乐。

  某些故事会随着时间淡漠,某些青春的激情只会成为醉酒后的谈资;生活或者会消解,或者会加重命运的痕迹,这些都无可阻挡。在青春时代,我们的眼睛只看得到方圆上下,对于远方,以及关于远方的所有命题,我们无法企及,却又铭心刻骨。最终,那些本该无法达到的词句成为现实,落寞,而且平淡无奇。而当年我们曾为之彻夜不寐的感人故事,早已成为过去完成时,深埋于时间的灰烬中,只有只言片语,在这本书里,保持一种跃跃欲试的姿势,等待类似生活体验者的垂青。

  再一次翻阅这本小说时,忽然顿悟:某些往事终究成为往事。此时的我,此时的小枪,此时的那些我在春日灼灼的光华下回忆起来的人们,都在不同的城市,以不同的姿势,朝着“最后”那个方向努力奔跑,学习曾经唾弃过的隐忍生活——原谅我连续地使用这个平淡的词汇,在很久以后,我终于发现,隐忍所蕴涵的力量,超越青春的一切激情,凌驾于时间之上,遥远地,讽刺地,注视着我们青春时流过的每一滴汗水,以及眼泪。

  谨以此祝贺小枪的处女作出版。和小枪相识在一个著名的武侠论坛里,都曾经有“天下风云出我辈”的当仁不让的理想。文人侠客梦,自身的脆弱多变让年少时候的理想变得更像一个传说。

  我详细地看完这个故事,却写下许多和这个故事无关的废话。只是希望,如果不能用回忆记住一些故事和一些人,那用文字,也未尝不可。

标签: 关于青春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