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的作品一直受到历代藏家的珍视,而不仅仅是受到乾隆的推崇。赵氏作品流传至今,大多被世界各国博物馆收藏,而作为明清以来的皇室收藏的故宫更是收藏了不少赵孟頫的作品。今年9月6日至12月5日故宫便在武英殿举办了一场名为“赵孟頫书画特展”,共展出了107件涵盖了赵孟頫一生中书法、绘画经典作品,这些藏品不仅来自故宫博物院,也有来自上海博物馆及辽宁省博物馆等地博物馆的。
赵孟頫的作品之所以会受到历代大藏家及皇室的推崇,与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不可分的。
赵孟頫历经宋、元两代,名满四海,荣际五朝,在书法上提出“师古”的号召和绘画上“以书入画”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和实践在那个时代在文化的传承上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赵孟頫的理论和实践将晋唐宋代以来的传统儒家文化很好地继承到了由外族统治的元朝,当然也为明清书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自元代以来,赵孟頫的艺术成就便载入史册。类似在《元史》卷一百七十二《赵孟頫传》中指出,“帝(元仁宗)尝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苏子瞻。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当时就把赵孟頫比作李白、苏轼,是书画绝伦之辈。
究竟赵孟頫作品有何魅力,其实近期故宫博物院的展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体味、学习、研究赵孟頫艺术的最好机会。就拿这次展出的《行书秋兴诗卷》是上海博物馆藏的。赵孟頫30岁创下了这幅作品,被视为今存世赵孟頫所书最早的作品。创作这幅作品时,赵孟頫远离官场,赋闲在家,他在此书中运笔圆熟,是其中年行书风格的典范。赵孟頫反对南宋书风的纤弱艳俗,强调在书法上要师法古人,形成雍和雅正的新书画风格。
《行书秋兴诗卷》
赵孟頫35岁时所创作的《水村图》标志着其开创文人画的新方向。在这幅画中,赵孟頫以水墨绘出江南山水景色,从构图到用笔上则是受到了五代董源的影响。赵孟頫的“以书入画”理念就是在此时产生的,这幅书画作品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它直接开启了“元四家”的画风。该作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水村图》
赵孟頫57时遇到了他仕途中最赏识他的一代君王元仁宗。前面提到《元史》中对赵孟頫高度评价的元仁宗便将他与李白、苏轼相提并论。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秋郊饮马图》正是元仁宗继位当年所做。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赵孟頫有着唐人遗风,当然也有自家的风格。重要的一点是,在这幅作品中,赵孟頫将书法用笔施于绘画,马的线描圆润,古朴严谨,使全图色彩艳丽又有笔墨韵味。
《秋郊饮马图》
63岁的赵孟頫在书法上达到了一个高峰。其中《小楷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小楷的典范,同年所作《楷书帝师胆巴碑》也成为赵所书碑碣中大楷的名。这两幅作品也都在故宫收藏。
标签: 赵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