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啥,没看到太后和宋恭帝都投降了嘛!
1276年伯颜率领的元军兵临临安。南宋朝廷求和不成,只好向元军投降。
同年,谢太皇太后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赵顕出城向元军投降。
南宋残余势力在福建、广东一带继续抗击元朝,最後在1279年,南宋年仅八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元军逼的走投无路,和陆秀夫跳海而死,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南宋覆灭。
只能说文天祥、陆秀夫这样的忠义之士才是少数派,绝大多数人还是怕死的,即使有十万军民投海而死。
宋朝有十万忠义之魂陪伴,还奢求什么?
连皇帝和太后都投降了,连国都没了,还想奢望其他人为国守节?
这是道德绑架!
赵孟頫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员,凭什么苛责他?
国还在,你不出力,那你就是不忠不义之徒;国都没了,皇帝都投降了,你让赵孟頫咋办?跳海自杀?还是悬梁自尽?或者一个人造反?
这和人品没关系,只能说国家大势如此,谁都没办法。
再说了,人品和艺术有关系吗?秦桧书法一流,甚至他的书法还流传千年,变成现在的宋体,你说他人品咋样?
蔡京也是大书法家,诗词、散文的造诣也比较深,还是宋朝宰辅。但是他也是有名的奸臣,称为“六贼之首”。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公认的“江左三大家”之一、诗坛领袖。由于他的“首鼠两端,居心反复”的人品,长为世人所鄙视,旧朋故人多与之绝交。 在清朝当权者眼里他是“贰臣”,把他列入《明史.贰臣传》之首,说他“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
还有所谓的“圣人”朱熹,著名的思想家,孔孟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著名的“双标”人士,严于律人,松于律己。
道德文章天下闻名,可个人人品之差也天下闻名。先不说儿媳妇那事,只说史料真实记载的:因唐仲友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朱熹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甚至娶尼姑。
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周作人、比如洪承畴、比如民国那些文人。
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岳飞、文天祥、陆秀夫这样的人是少数的,大多数人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但是正是岳飞、文天祥、陆秀夫这种人的存在,中国才有脊梁,才有民族精神才有英雄。
至于文艺作品,文艺是文艺,人品是人品,咱们来欣赏文艺的,又不是来欣赏人品的。
毕竟文艺是用眼睛看的,而人品是用心来辨别的。
还是蛮艺术的
毕竟岳飞、文天祥、陆秀夫是用心来铭记的。
标签: 赵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