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决战:中外诗歌大师擂台赛
作者:伊湖水
序言
一、
1998年,在北京西单一间半地下室里,我写这么一首小短诗:
天才
不是大海波涛一样的
延续和连接 而是
寂静山林中 惊飞的鸟:
偶然 突发 和
不可预知
大海波涛的“延续和连接”是平滑之美,与寂静山林中惊飞的鸟“偶然 突发 和不可预知”之嘹亮,对比起来,一动一静,非常和谐,表达“天才”的特点,美感由此产生。
这首诗歌使湖水想起十几年前读的雪莱写文艺复兴的一段诗歌片段:
像北风对于浮云
像日出对于黑暗
像地震猛烈的脚步
摧毁山间的静寂
不朽的意大利呀
愿这些成为人们对你的崇敬与敬仰……
两首诗歌比较,可以看出,1998年的湖水诗歌,和世界顶尖诗歌,实力已经开始接近了。
二、
1990年秋天,湖水也写过一首小诗:
明天
海湾蓝了
乌贼鱼开始学习写诗
只有两句,属于意象派写法,使人很容易联想出意象派鼻祖美国诗人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
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大约在2001年时候,著名诗歌评论家林童先生,把《明天》这首诗和庞德作品对比,写了以下评论:
虽然整首诗只有两句,但是它蕴含的信息量却是巨大的。即使把它放到任何意象派的诗选里,也毫不逊色。
“明天”,我们既可把它看作时间,这时,它代表未来,自然是给人希望,并指引人的行动。也可以把“明”当动词看待,一是天晴朗,于是会联想久雨不晴而突然云开雾散阳光灿烂的天气,其欣喜当可想见,这种晴朗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现象,也可以理解为心灵的历史。二是理解为天刚亮,那么经历了漫漫长夜的磨难,终于光明来了。
因为作者没有任何背景说明,所以我们怎么理解也是说得过去的。其中任何一种理解都不会导致误读,而且都与诗的内容十分吻合。因为“海湾蓝了”所指涉的内容的信息也是非常丰富。
这两句诗应构成因果关系,当然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同时也可以把后者当因,前者当果。无论如何理解,都不会破坏鱼水情深。
读这首诗,很容易联想到庞德的《地铁车站》,不过庞德采取意象嫁接的方式,比喻的成份相当明显,况且他所描写的是美的损害及消失,是向下的运动,让人沉重而压抑,大有怅然若失的心理失落,它可能暗示人们要懂得珍惜美爱护美,就像瓦雷里所讲的灵感,它只不过是女子“换内衣的一瞬”。
邱勇(即伊湖水,引者注)的诗的意象却简明得多,不会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他所描写的美的重新出现及失而复得,是向上的运动,给人希望而充满信心。这与东西方人观察世界的方法相关,但都获得了一种人类普遍的审美与哲学意义。
林童的评论很中肯,但当时湖水出色作品不是很多,还没有实力与世界一流大师颉颃。
三、
在现代中国,诗人似乎名誉扫地,主要是一些伪劣诗歌泛滥引起的,正如石头还有大理石、花岗石、和茅厕顽石,也有水晶石、玛瑙和钻石,写几句东东,都称诗人,极其容易混淆,糟蹋了诗人的名声。
湖水的作品,主要有三个创作时期,分别是1990年春在北京某大学读硕士时候,1998年冬在北京西单窝居时候,和2004年夏秋在北京北郊晴天居灵感爆发时期。经过这三次洗礼,湖水作品已经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所以不久前,湖水已经自称诗帝,当然不是夸张,而是极为准确的,读者慢慢会理解。
事实上,本文讲“中外诗歌大师擂台赛”,外方大师有艾略特、里尔克、华滋华斯、波德莱尔、聂鲁达和惠特曼等等,中方大师仅湖水一人,不是湖水不谦虚,不给中国其他现代诗人机会,放眼现代中国诗坛,虽然大师尚缺少,但佳作叠出,仅仅在垃圾派论坛“北京评论”,就可以发现皮旦、管党生和李磊等诗人,均有闪光之作出现,不逊色于很多著名大师,但湖水身为中华诗帝,作为中华现代诗歌走向世界的开路先锋,责无旁贷。
而且,请放心,湖水诗帝一人之力,足可抗衡这些世界顶级大师,看完这十轮比赛就清楚了:
第一轮:艾略特《保卫群岛》——伊湖水《攻克柏林》
先出场 艾略特:
保卫群岛
让那些纪念物——巨大的石块、
永恒的乐器,数个世纪来大地的
细心耕耘,和英国的诗歌——建成的纪念物
和这次保卫群岛的纪念
紧紧连接在一起
纪念着这些人:他们被指派去登上灰色的
船只——战舰、商船、拖轮——
为在海百上,用英国的骨骸
铺出时代的人行道路,做出他们的贡献
纪念着那些人:他们在人类与死亡最新式的
赌博中,在天空中、火光中与黑暗的力量交战
纪念着那些人:他们紧随着他们在
法兰德和法兰西的前驱,在败役中不败
在凯旋中不骄,除了武器之外
和他们的前人一模一样
再纪念着那些人:对于他们,光荣之路
就是英国的大街小巷
说,向我们的血液和我们语言的
过去的和将来的一代说,我们进入了
我们的阵地,我们遵守了命令
湖水点评:
《保卫群岛》是深邃的艾略特少有的奇异之作,反映二战时,英国军民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无畏气概,作品大处着眼,气势磅礴,据说艾略特艾很喜欢在沙龙朗诵这首诗歌:
再纪念着那些人:对于他们,光荣之路
就是英国的大街小巷
说,向我们的血液和我们语言的
过去的和将来的一代说,我们进入了
我们的阵地,我们遵守了命令
尤其是后两句,爱国情怀,使人热血沸腾:
说,向我们的血液和我们语言的
过去的和将来的一代说,我们进入了
我们的阵地,我们遵守了命令
湖水在十年前读过这首诗,立即被吸引住了,要引用时,却一时再找不到,在网络搜索,并找了北京两家大书店,都没有发现艾的这首诗歌,后来在诗歌论坛,一位网名心泉的诗友,和一位叫大路朝天的诗友,分别回复了湖水求索的帖子,才重新找到这首诗歌,诗人伊沙也提供了可靠信息,在此一起表示感谢。
后出场 伊湖水:
攻克柏林,攻克柏林!
那一个月的时间
天上那么多密集的雷声
震得我多少夜
都没睡好觉呀
那一个月的时间
夜晚的天空
一直都被礼花和霓虹遮盖着
多像是过年呀
那一个月的时间
红色是最常见的颜色了
那是只有过年和看哥哥姐姐结婚时
才会看到的
怎么到处都是了
大路和小路是红色的了
草儿也是红色的
水也是红色的
我的哥哥们的绿军衣
朝前跑着跑着就就都变成红色的了
是的,都变成红色的了呀
然后他们可能困了
像跳舞一样就睡倒了
有的还在地上打着滚儿
身边怎么马上就围过来了
那么多的大红花
我知道那一定是他们的妈妈
给他们结婚准备的
大红锦缎被……
那一个月的时间过后
半个世纪了
我的眼睛一直
无论再看什么东西
都是红色的了
湖水点评:
湖水这首《攻克攻克柏林,攻克柏林!》,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反映战争的残酷性:
是的,都变成红色的了呀
然后他们可能困了
像跳舞一样就睡倒了
有的还在地上打着滚儿
身边怎么马上就围过来了
那么多的大红花
我知道那一定是他们的妈妈
给他们结婚准备的
大红锦缎被……
尤其后部分,催人泪下:
身边怎么马上就围过来了
那么多的大红花
我知道那一定是他们的妈妈
给他们结婚准备的
大红锦缎被……
“柏林的胜利是全人类的”——记得诗人伤痕读完这首诗后说过,胜利来之不易。
两诗比较,同是写战争,写二战,手法都是层层递进,前者豪迈壮观,催人奋发;后者如泣如诉,激昂不失英雄气概,扣人心弦,使人反思。
结论:本局旗鼓相当,可以判平。
第二轮:
华兹华斯《每当我看到天上的彩虹》——伊湖水《谁在谈诗人伊湖水?》
先出场 华兹华斯:
每当我看到天上的彩虹
每当我看到天上的彩虹,
我的心就会跳动飞升:
在我刚出生时它是这样,
现在我长大成人它还是这样,
就是到我变老死去时——
它将还是这样!
儿童是成年人的父亲,
我多么希望,在将来的每天每日,
自己都能够保持对自然的虔敬与童贞。
(张祈 译)
湖水点评:
华兹华斯被很多人认为是英国最优秀的诗人(不是之一),是最具有古典情怀的英国诗人,真正的大诗歌不仅是语言的运用能力,更是一种对生命和自然、世界的深层次感悟。
华兹华斯此诗歌堪称大巧若拙的经典,看似日常白话,美的震撼却深入骨髓
我多么希望,在将来的每天每日,
自己都能够保持对自然的虔敬与童贞。
后出场 伊湖水:
谁在谈诗人伊湖水?
——给陌生诗友
谁说最喜欢湖水的诗歌?
谁说湖水有金子般的心?
两个陌生的网名
投掷出了荆轲
湖水的心脏 开起了红花
那是能使湖水燃烧起来的
赤色的火柴呵
那是激情湖水的女儿红醉酿
像袒护在自己怀里
吐泡多年的
那尾小红鲤鱼儿一样
湖水干涸了
还会紧抱住她
贴紧胸口
那也是湖水渴望的
名叫虚荣的一团白羽毛
浮在湖水上
眨着眼睛
使湖水生动起来
湖水点评
华兹华斯上面的诗歌,是对自然的热爱,湖水的这首诗,巧妙地把作者名字“伊湖水”和湖水联系起来,天涯诗友边建松评论“语气庞大而文笔生动”。
湖水诗中渴望的是“名叫虚荣的一团白羽毛”,尤其是其中这段使人动容。:
像袒护在自己怀里
吐泡多年的
那尾小红鲤鱼儿一样
湖水干涸了
还会紧抱住她
贴紧胸口
比较之下,前者精妙入微,使人心境澄明;后者虽是短诗,但显容量巨大,文笔如脱缰之洪,却收放有致,各擅千秋,仍然判平局。
第三轮:叶芝《茵纳斯弗利岛》——伊湖水《南海上的婚床》
先出场 叶芝:
茵纳斯弗利岛
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岛.
搭起一个小屋于,筑起泥笆房;
支起九行云豆架.一排蜜蜂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我心灵的深处听见这声音。
(袁可嘉 译)
湖水点评:
叶芝一年只写十几首诗歌,保持优质低产,这首《茵纳斯弗利岛》是其代表作之一,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虽然是逃避现实的桃花源,却声音、色彩搭配,美靓到了浓郁的程度,赞叹。
所以成为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名诗之一。
后出场 伊湖水:
南海上的婚床
——给观音妹妹
妹妹
请你借给我
你的净瓶
我要装一件
你喜欢的礼物
送给你
我知道妹妹的
美丽
举世闻名
我也知道
最近妹妹的
心事
对着镜子
你担心起你
越来越丰盈的
体态
所以我
借妹妹的净瓶
送给妹妹一瓶
最好的
丹丸
是我诗歌之
魂魄
和着神农氏
秘传的草药
秘制而成
我知道自己
并不高尚
但爱国
仍然是我心头
不倒的旗帜
再过一个月
吃完这些丹丸
妹妹就会
像涅盘一次一样
重新回到你的
十八岁
轻盈地飞起来
你摇曳的仙姿
和稀世的美丽
将使在月亮上
偷看的嫦娥
羞愧得
掩面哭泣
不过那将仅仅
是一场
梅雨季节的
开始
随后你座下的莲台
将缓缓绽开花瓣
并放射出万道红光
熊罴在前面引路
在众神的簇拥下
在童男女们的合唱声中
我将牵你的手
步入我们
新婚的殿堂
那将是我的
家
我灵魂的终极
归宿
因为我不想去天堂
我知道许多年前
我曾深爱过的女孩
一定会在那里
是我负过她
我不敢
再见到她
我也不想去地狱
因为那里有一个
做作的
伪先锋诗人
他的笔杆是朽木
却用来诋毁我
心血的诗篇
现在
夜幕已降临了你的
不,我们的
南海
温和 没有一丝风的
海面
我们的莲台
大红锦幔一样的
花瓣
开始缓缓收拢
将我们罩在里面
我看到妹妹你
越来越
潮红的脸
倚在我宽厚的
肩膀上
妹妹,今夜
我把自己
高傲的灵魂
交给你 和
缓缓合拢着的
大红锦幔一样的花瓣
和莲台
在南海
镜子一样
温暖的水面上
那是我们安静的
婚床
湖水点评:
湖水此诗歌虽然很长,但字数不很多,发表在263论坛,立即有一位诗友回复:
主题:【RE:】【原创】诗帝柔情铂金经典:南海上的婚床 回复:1 点击:0
san_ban_fu 发表于 2004-09-15 21:37
一年难得一遇的好诗!
象如来写给南海观音妹妹的情书
――神来之笔!!!
尤其是:
现在
夜幕已降临了你的
不,我们的
南海
温和 没有一丝风的
海面
以及:
我们的莲台
大红锦幔一样的
花瓣
开始缓缓收拢
将我们罩在里面
同是逃避现实题材,叶芝白描手法,写得味道浓浓如美酒佳酿,湖水构思奇特,整体写得飘逸如仙人语,“象如来写给南海观音妹妹的情书”,在《他们论坛》,湖水看到诗人蒋品超这个帖子:
中国没有好的长诗,这是我进大陆论坛来一直强调的
现在很多人在朝这方向努力,都做作的痕迹明显。伊湖水和冯楚我见过他们各有一个,很不错。写任何东西真情比做作重要的多。我觉得我的长诗比短诗更强些,原因就在此。
他后来回贴告诉湖水,他说的“中国没有好的长诗”,而湖水的一个,就是这首《南海上的婚床》。
虽然《南海上的婚床》不是湖水最佳诗作,但以诗之长,驾御得无处不生花,最后
在南海
镜子一样
温暖的水面上
那是我们安静的
婚床
因此,可以说湖水此诗,略胜叶芝小半筹。
第四轮: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问天》:
先出场:聂鲁达
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第6)
我记得你去秋的神情。
你戴着灰贝雷帽 心绪平静。
黄昏的火苗在你眼中闪耀。
树叶在你心灵的水面飘落。
你象藤枝偎依在我的怀里
叶子倾听你缓慢安祥的声音。
迷惘的篝火 我的渴望在燃烧。
甜蜜的蓝风信子在我的心灵盘绕。
我感到你的眼睛在漫游 秋天很遥远;
灰色的贝雷帽 呢喃的鸟语 宁静的心房
那是我深切渴望飞向的地方
我快乐的亲吻灼热地印上。
在船上了望天空 从山岗远眺田野。
你的回忆是亮光 是烟云 是一池静水!
傍晚的红霞在你眼睛深处燃烧。
秋天的枯叶在你心灵里旋舞。
(王永年 译)
湖水点评:
智利诗人聂鲁达的辉煌,一直是中国诗人的伤口。毕竟“五千年文明古国”,如果说被占世界主流的英美文化拉下距离,还有情可原,被如“蛮夷之邦”的南美小国智利抛开,实在难以接受。
湖水此时正好来“清算”一下聂鲁达。
聂成名于其《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也是他的看家宝贝,聂以后的诗作,一般认为没有超出这篇作品,而本文中选的第6,更是其宝中宝,一再被单独挑出来引用、诠释。
确实这是一首充满灵性和优秀至极的诗歌:
我记得你去秋的神情。
你戴着灰贝雷帽 心绪平静。
黄昏的火苗在你眼中闪耀。
树叶在你心灵的水面飘落。
整个诗歌就如这一个调子下来,却生动有趣,粒粒清新,如
我感到你的眼睛在漫游 秋天很遥远;
灰色的贝雷帽 呢喃的鸟语 宁静的心房
那是我深切渴望飞向的地方
我快乐的亲吻灼热地印上。
后出场 伊湖水:
问天
这巨大的石头 这蓝天
这万顷汹涌的绿 这座不夜城
真的只是门捷列夫那个图表上的
一百多个眼睛看不见的元素 堆砌而成?
这纤细的腰肢 这长长的黑发
这乌黑如漆的眼睛
真的只是它们的一种结构
我们只是在里面 暂时歇足?
天边那闪烁的星星 有人说
不像你戒指上的宝石
是一个巨大惊人的火球
将成为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
我们终将走进去
一定有另外一种什么事物
它构成了我们的心灵
不然 哪里来的这不绝如缕的
绵绵深情 幽幽爱思?
湖水点评:
湖水此诗歌,是1998年创作期的代表作,曾发表在顶点诗歌,诗人杨光这样评论:
杨光 发表于: 2004/04/06 01:15pm
这巨大的石头 这蓝天
这万顷汹涌的绿 这座不夜城
真的只是门捷列夫那个图表上的
一百多个眼睛看不见的元素 堆砌而成?
起笔不凡,气势磅礴,强健遒劲之美,一种生气,一种强力,天地的一种美,多少眼睛不能发现的美,令人沉思。
这纤细的腰肢 这长长的黑发
这乌黑如漆的眼睛
真的只是它们的一种结构
我们只是在里面 暂时歇足?
阳刚之外的另一种柔美,堆砌结构里的一种美,一种元素,“真的只是它们的一种结构我们只是在里面 暂时歇足?”对柔性之美的一种漠然,一种看轻或者是对人生短暂的感喟,让人汗颜而思。
天边那闪烁的星星 有人说
不像你戒指上的宝石
是一个巨大惊人的火球
将成为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
我们终将走进去
把美的愿望诠释为另一种可怕的哲语,我们构建的大厦开始坍塌。而我们终将走进深不可测的黑洞,惊人的对比
一定有另外一种什么事物
它构成了我们的心灵
不然 哪里来的这不绝如缕的
绵绵深情 幽幽爱思?
对前文的提升,对后文的铺垫,升华诗歌主题,“不然 哪里来的这不绝如缕的
绵绵深情 幽幽爱思?”此句仅定位情感,个人认为有损诗歌深度
在“天涯诗会”论坛,诗友辉辉狼有这么个回复:
这万顷汹涌的绿 这座不夜城
真的只是门捷列夫那个图表上的
一百多个眼睛看不见的元素 堆砌而成?
这三句诗,我只能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
其实湖水此诗,关键在问,以上和以下这些东东,怎么可能是门捷列夫的细微到极点的元素构成呢,整首诗歌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两诗比较起来,前者清新跳跃,如繁星闪耀,后者凝重雄浑,如火焰不熄;
前者心到意成,似信手捻来,后者如铁甲行进,沉稳中轨;唯前者整体结构略显松散,如后者各部分连接犹如天成。
总体评价:平局!
待续
标签: 儿童爱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