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工诗歌》报创刊首发暨诗歌朗诵会(转载)

非凡网 95 0

《中国打工诗歌》报创刊首发暨诗歌朗诵会

   ---在客满堂南城店激情举行

                         文/崔成骏

    9月9日9时,星期日,客满堂迎来了众多的文人骚客。他们在这里即兴演讲、讨论创作、朗朗诗歌、引吭高唱,会场洋溢着浓浓的诗韵文风,充盈着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

    这是一次高规格的盛会,除集中了东莞一部分诗坛宿将和新秀之外,还有来自北京、苏州、广州、深圳、湛江、台山等地的名家。他们当中有来自湛江师范学院的人文学院教授、文学评论家张德明文学博士,《打工诗人》、《中国打工诗歌报》编委许强,打工青年艺术团团长孙恒,《创业者》编辑罗德远、东莞文艺评论协会会长、《南飞燕》主编、《打工诗人》、《中国打工诗歌报》理论顾问柳冬妩,唯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凡忠,东莞电视台“十全十美”编导杜青倩,《东莞文艺》编辑谢莲秀,《文化周末》杂志主笔穆肃,东莞文艺评论家胡磊、《维美陶瓷》主编高汐,中国新闻社东莞支社何真宗,东莞作协虎门分会 、《虎啸》报主编叶瑞芬,《广东教育》杂志编辑,文学硕士、打工文学研究学者张一文,《深圳诗人》主编李晃,《天下人家》主编冯楚,《侨乡文学》编辑徐非《东莞时尚》编辑陈香,《东莞饮食》杂志编辑邹志成,旷达文学社副社长刘这华,等等。

    会议于上午十点半在客满堂南城店三楼举行。青年女诗人、《东莞时尚》杂志编辑汪洋主持。她首先对客满堂餐饮公司董事总经理王本君先生对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至真至诚的感谢,并请客满堂总经理助理罗丽平小姐致辞。罗小姐代表王总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她说:王总十分重视企业文化,一向对文化人持有既尊重而又亲切的感情。王总今天因有要事未能前来看望大家,嘱我转达他对各位的问候。并要求我解决好会议进程中需要配合的事宜,同时要我丰盛地安排好各位的午餐。祝会议圆满成功。与会者对王总的美意和罗小姐的热情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与会者相继发言。大家认为:打工者的诗歌已成为当今诗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由底层的潜流登上诗海的主流。打工诗歌是汗水的结晶,是体力的呼号,是来自生产一线的现场感受,是两亿农民工发自内心的声音。打工诗歌与其他打工文学一样,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从而得到前辈们的扶持。创办于奉贤的《民工诗报》,中国作家协会副 、著名作家叶辛为该报题写了报头,赵丽宏、屠岸等名家都愿为其担任文学顾问。而《打工诗人》报,则在广州和苏州设立了两个编辑室,辐射到“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民工聚集地区。如今《中国打工诗歌》报的创刊,更以其大气的开版、放眼全国的胸襟,正引领打工诗歌步入新的台阶。

    随后,举行《中国打工诗歌》报首发仪式。在热烈的掌声中,一扎扎散发着油墨香的新报纸,象征性地分发到各与会者代表手中。

    另一项议程是“诗朗诵”。与会者不论是名家还是新秀,都踊跃走到台前一展风采。他(她)们多数是吟诵自己的作品,声情并茂,激昂澎湃。为不占用太多时间,大家皆选的精炼短作,诗行不多,但深刻隽永、余音绕梁。

    其间,打工青年艺术团团长孙垣作了精彩演出,他一人同时操演多样管弦乐器,使会议更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氛。该团是一支由北京打工者创办、以文艺方式为打工群体提供文化教育服务的公益性民间文艺团体,以“用歌声呐喊、以文艺维权”为宗旨,深入工地、工厂、企业义务演出,为全国各大媒体广为报导并曾获多种奖项。

    天多家媒体前来采访,有东莞日报、中国新闻社东莞支社、广州日报•东莞新闻、东莞阳光网、文化周末杂志、文化周末报等。

    我公司此次对诗会的支持和接待,是我们的企业理念所决定的。我们一向崇尚文化立店并与文化人广泛结缘,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

标签: 诗歌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