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父爱如山经典诗句(赞美父爱的千古诗句)

非凡网 9 0

  在每个人成长的岁月中,父爱始终如英雄般守护着我们的成长。又一年父亲节将至,那些表达父爱的诗词,一首首皆是肺腑之言,坚实深沉又厚重宽广,诗词中的父爱,深厚绵长!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陆游对孩子的教导,他告诫孩子,不要荒废学业,从小开始用功,才能有所成就。

  后半句则是告诉孩子,学问不只在嘴上,要懂得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文字朴实,感情真挚,其中既有深邃的教育理念,也有对孩子的殷切期望。

  父亲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结局,父亲对孩子的指导,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走向。

  《骄儿诗》

  唐·李商隐

  爷昔好读书,恳若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喂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街。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李商隐才华很高,但是却一生没能受到重用,他用自己一生的悲剧告诫儿子,一定要学习兵法,弃文从武,才能有所建树。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他直言儿子有成为帝王师的潜质,这份骄傲和自豪,溢于言表。

  看到孩子有出息,大概是一个父亲最大的欣慰了吧。

  《为二女适袁氏者作》

  清·郑燮

  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有个作家刚刚教书的时候,父亲骑着三轮车去送他学校。

  学校外面,父亲愧疚地对他说,自己对不起他,三轮车和教授的身份着实不搭。

  这首诗里的郑板桥也是如此。

  他一生清廉,没有攒下什么积蓄,对于没钱置办女儿嫁妆这件事,他也很愧疚。

  只能以一幅兰竹图代替。

  父亲总是希望可以把最好的给孩子,他们尽其所能,倾其所有,尚且觉得还不够。

  《诫子诗》

  汉·东方朔

  明者处事,莫尚於中。

  优哉游哉,与道相从。

  首阳为拙;柳惠为工。

  饱食安步,在仕代农。

  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

  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

  遗馀者不匮,自尽者无多;

  圣人之道,一龙一蛇。

  形见神藏,与物变化。

  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东方朔本人洒脱不羁,但是在这首诗里却不厌其烦,对儿子絮絮叨叨。

  他希望孩子将来可以隐在朝廷,生活无忧,悠哉世间。

  和天下无数的父亲一样,他们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对儿子的教诲和期望溢于言表。

  《责子》

  东晋·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父爱如山,它不如母爱温暖感人,他总是不言苟笑,严肃批评。

  陶渊明对儿子期待甚高,但是孩子却一点也不努力。

  诗人责备儿子们不求上进,与自己所希望的差距太大;勉励他们能好学奋进,成为良才。

  其中流露出诗人对爱子们的深厚、真挚的骨肉之情。

  《又示宗武》

  唐·杜甫

  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街,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这是杜甫写给最喜欢的次子宗武的诗,诗中包含着杜甫对孩子的无限期望。

  他看到宗武学习作诗,兴奋之余,叮嘱孩子学习要专心,不要玩物丧志,生活要有节律,还要勤学经典,以先贤为楷模,持之以恒。

  作为已经名动四方的诗人,看到儿子有望继承自己的衣钵,杜甫内心的欣慰和喜悦可想而知。

  《寄东鲁二稚子》

  李白(唐)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诗人离家已经三年,家里的一切都没有人打理,自己的孩子更是许久没见。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他想象到了自己一双小儿女在桃树下玩耍的情景,他们失去了母亲(李白的第一个妻子许氏此时已经去世),此时不知有谁来抚摩其背,爱怜他们。

  想到这里,又不由得心烦意乱,肝肠忧煎。

  诗人以生动真切的笔触,抒发了思念儿女的骨肉深情。

  《与小女》

  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这是诗人写给自己小女儿的诗。

  她刚能听懂大人的讲话,就咿咿呀呀的学着说话了。

  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去睡觉,因为衣裳上少绣了朵金线花,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停歇。

  小女孩学话、贪玩、爱漂亮、喜欢哭闹,天真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爱女之情也流于笔端。

  《洗儿戏作》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充团练副使的闲散官,这一贬就是五年。

  苏轼反思自己的困顿,认为自己是太聪明,锋芒太盛。

  在这期间,王朝云产下一子,取名“遁”,并作此诗。

  苏遁,取自《易经》中的第三十七卦“遁”,是远离政治旋涡、消遁、归隐的意思,这一卦的爻辞中说:“嘉遁,贞吉”,“好遁,君 子吉”,可见这个名字,既寓有自己远遁世外之义,又包含着对儿子的诸多美好祝愿。

  《北郭闲思》

  曹邺(唐)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我家无人拜访,山前山后到处长满青草,我整天都出门在外,家里的门是关着的。

  常常想念自己的亲骨肉,但是孩子却远在天边,只好出来看看乡村老头是怎样与子孙尽享天伦之乐。

  父母年纪大了,一定要多抽出时间陪陪他们。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千万不要因为工作忙而忽视他们,不然很可能成为一生的遗憾。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