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人及其诗句 位卑未敢忘忧国

非凡网 13 0

爱国诗人及其诗句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刘向《三人成虎》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于谦《岳忠武王祠》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马嵬坡》

  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赵孟頫《岳鄂王墓》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愁损辞乡去国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州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李益《隋宫燕》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李白《阳春歌》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张祜《集灵台·其一》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刘禹锡《蜀先主庙》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温庭筠《过五丈原》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曹植《怨歌行》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查慎行《三闾祠》

  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诗》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李纲《病牛》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描写重阳的诗句古诗描写秋景的诗句大全描写树木小草的诗句王维描写景物的诗句描写赞美小草的诗句赞美祖国山河的诗句表现爱国的古诗反映爱国情怀的诗歌战争类的诗句关于祖国山河的诗句

  免费下载爱国诗人及其诗句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爱国:爱国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热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国母亲的保护,个人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

  2、诗人: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诗人,通过诗歌创作、吟咏抒发激情,通过诗歌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诗歌传颂人间真善美。载入文学史上的诗人,应属于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的范畴。中国历代出现过众多的杰出诗人,如古代的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近代的徐志摩、闻一多、林徽因、戴望舒等;当代的厉声教、余光中、北岛、顾城、祁连山等。对于诗人的分类很多,如陆游、丘逢甲等称爱国诗人,高适等则称边塞诗人,陶渊明、厉鹗、孟浩然等称田园诗人,李商隐等称无题诗人,邮如斯、袁枚、赵翼、张问陶等称性灵诗人。另外,古今诗人的雅...

  3、张九龄:张九龄(673年~740年)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聪明敏捷,善于属文。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富有远见卓识,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

  4、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借助绘画中的描绘(画出或描画)术语,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梅尧臣(宋)《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警俗。”尚仲贤(元)《柳毅传书》第四折:“向画阁兰堂描写在流苏帐,说不尽星斗文章,都裁做风流话儿讲。”沈德符(明)《野获编·山人·山人歌》:“赵伯起孝廉长王百谷八岁,亦痛恶王为人,因作《山人歌》骂之,其描写丑态...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