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的诗句有哪些 篇一
1、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司马光《客中初夏》
2、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韦庄《章台夜思》
3、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4、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5、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6、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
7、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8、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9、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韦庄《长安清明》
10、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
11、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12、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柳枝词》
13、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14、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15、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16、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李商隐《春雨》
17、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18、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19、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20、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杜甫《贫交行》
21、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感兴》
22、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23、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24、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25、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晏殊《玉楼春·春恨》
26、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27、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朱淑真《落花》
28、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29、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30、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描写雨的'诗句 篇二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两汉乐府《上邪》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汉乐府《迢迢牵牛星》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南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南北朝·何逊【相送》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白居易《长恨歌》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唐·白居易《浪淘沙》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唐·白居易《南湖春早》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唐·白居易《杨柳枝》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唐·白居易《夜雨》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唐·白居易《竹枝》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唐·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唐·崔颢《题潼关楼》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唐·崔颢《行经华阴》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唐·崔颢《雁门胡人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唐·杜甫《兵车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唐·杜甫《寄韩谏议注》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唐·杜甫《贫交行》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关于雨的诗句古诗 篇三
雨旸春令煦,裘冕晬容尊——唐·温庭筠《元日》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司马宅》
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宋·史达祖《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唐·李商隐《风雨》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唐·李商隐《春雨》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唐·韦应物《东郊》
和雨还穿户,经风忽过墙——清·赵执信《萤火》
朔风鸣淅淅,寒雨下霏霏——唐·杜甫《雨四首》
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宋·吴文英《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宋·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宋·苏轼《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
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唐·何希尧《柳枝词》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宋·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清·纳兰性德《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宋·晏殊《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雨开芭蕉新闲旧,风撼篔簹宫应商——宋·黄庭坚《秋怀二首》
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宋·吴潜《满江红·金陵乌衣园》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金·元好问《秋怀》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唐·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唐·李商隐《滞雨》
描写雨的诗句 篇四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风雨大作〉陆游宋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归啼。——《浣溪沙》苏轼宋朝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辛弃疾宋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季北〉李商隐唐代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季北〉李商隐唐代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浣溪沙〉苏轼宋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皇甫松《梦江南》
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描写雨的诗句 篇五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查慎行《登宝婺楼》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张协《杂诗十首》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贯云石《水仙子·夜雨》
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郑燮《浪淘沙·暮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尘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梦中作》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张谓《郡南亭子宴》
赏析 篇六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
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斜风”指微风。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
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
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写雨的诗句古诗【2】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关于雨的诗句【3】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写怀》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蒋捷《虞美人·听雨》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免费下载写雨的古诗诗句(精彩6篇)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古诗: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
2、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李商隐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商隐三岁...
3、杜甫: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
4、浣溪沙: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浣溪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金奁集》《片玉集》均注“黄钟宫”,《张子野词》注“中吕宫”。任半塘《唐声诗》谓“浣溪沙”三字费解。梁启勋《词学·调名》云:“《浣纱溪》,杜甫诗‘移船先生庙,洗药浣纱溪’(《绝句三首》)。”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