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人节的诗句

非凡网 7 0

七夕情人节的诗句

  1) 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 ——出处: 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2) 陈迹晓风吹雾散。 ——出处: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3) 怕闻井叶西风到。 ——出处: 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4) 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 ——出处: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5) 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 ——出处: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6) 盈盈一水经年见。 ——出处: 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7) 梦魂偏记水西亭。 ——出处: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8) 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 ——出处: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9) 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 ——出处: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10) 玉钩斜傍西南挂。 ——出处: 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11) 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 ——出处: 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12) 上窗风动竹,月微明。 ——出处: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3)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出处: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4)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出处: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5)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出处: 林杰《乞巧》

  16)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出处: 杜牧《秋夕》

  17)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出处: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18)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出处: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9)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出处: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0)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出处: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21)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出处: 李商隐《马嵬其二》

  22) 喜鹊桥成催凤驾。 ——出处: 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3)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出处: 徐凝《七夕》

  24) 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 ——出处: 李商隐《壬申七夕》

  25)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出处: 李商隐《辛未七夕》

  26) 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 ——出处: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7)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出处: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28)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出处: 孟浩然《他乡七夕》

  29)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出处: 李贺《七夕》

  30)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出处: 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31)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出处: 李贺《七夕》

  32)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出处: 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33)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出处: 孟浩然《他乡七夕》

  34)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出处: 李贺《七夕》

  35)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出处: 孟浩然《他乡七夕》

  36)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 ——出处: 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37) 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出处: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8) 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 ——出处: 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39) 开过南枝花满院。 ——出处: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40) 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出处: 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41)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出处: 李商隐《壬申七夕》

  42) 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 ——出处: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免费下载七夕情人节的诗句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七夕: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

  2、情人节: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日期在每年公历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节日,但是不同国家的人们表达爱意的方式却各不相同。情人节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情人节的晚餐约会通常代表了情侣关系的发展关键。情人节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其他国家也已开始流行。中国将传统节日七夕节视作情人节。由于能表达共同的人类情怀,各国各地纷纷发掘了自身的“情人节”。据海外网2019年2月14日电,有美媒曝出,日本女性正在抵制本国情人节的一项独特传统。2月1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45天,离全...

  3、出处:出处,古指出仕及退隐,现指出自某处。这时“出处”读chūchǔ。出仕及退隐◎出处chūchù(1)∶典故、成语、资料、引语或说法的原始作品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陆游《老学庵笔记》画卷的年代和出处(2)∶指文学作品素材的来源谓出仕和隐退。汉蔡邕《荐皇甫规表》:“修身力行,忠亮阐著,出处抱义,皦然不污。”唐韩愈《与崔群书》:“无入而不自得,乐天知命者,固前修之所以御外物者也。况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辈,岂以出处近远累其灵台邪!”明·宋濂《看松庵记》:“或者不知,强谓君忘世而致疑于出处间,可不可乎?”明梁云构《袁节寰晋大司马奉命乘传锦还序》:“此其(袁可立)於出处间,眞不愧古人矣。”明董其昌《节寰...

  4、孟浩然: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永...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