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思乡思亲的诗句 黯乡魂,追旅思

非凡网 13 0

表达思乡思亲的诗句

  1、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2、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杜甫《宿府》

  3、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王维《不遇咏》

  4、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5、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卢纶《逢病军人》

  6、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7、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周邦彦《六丑·落花》

  8、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杜牧《题木兰庙》

  9、黯乡魂,追旅思。——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0、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李益《从军北征》

  11、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2、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辛弃疾《上西平·送杜叔高》

  13、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4、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15、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16、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王恭《春雁》

  17、雁足无书古塞幽。——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18、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谢朓《送江水曹还远馆》

  19、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20、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汉上繁华》

  21、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22、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23、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2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25、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26、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27、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张炎《解连环·孤雁》

  28、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孙光宪《酒泉子·空碛无边》

  29、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30、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1、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32、天外吴门清霅路。——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33、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周邦彦《兰陵王·柳》

  34、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35、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高適《除夜作》

  36、比来时.瘦肌更销,冷薰沁骨悲乡远。——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37、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欧阳修《晚泊岳阳》

  38、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39、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卢祖皋《宴清都·初春》

十句思乡思亲的诗句

  1、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2、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3、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5、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刘昶《断句》

  6、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姚合《庄居野行》

  7、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8、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住,伴人直到黄昏雨。——段克己《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

  9、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0、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11、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12、南去北来人老矣。——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13、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14、飞锡离乡久,宁亲喜腊初。——钱起《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

  15、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姚合《庄居野行》

  16、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7、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18、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19、夜来幽梦忽还乡。——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0、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简长《送僧南归》

  21、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白居易《阴雨》

  22、衣懒换,酒难赊。——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23、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24、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25、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26、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杜甫《客夜》

  27、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28、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张九龄《西江夜行》

  29、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30、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31、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32、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33、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34、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35、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

  36、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37、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38、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39、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40、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陆叡《瑞鹤仙·梅》

  免费下载表达思乡思亲的诗句十句思乡思亲的诗句精选(79句)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思乡:思乡,即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思乡一般都是在外地对自己家乡的思念。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徐淑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萧子显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无穷...

  2、表达: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语音语调、表情、行为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为工具,以听者、读者为接收对象。表达是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和阅读的综合运用。表达是各种学习能力、智力的尖端反映。表达几乎包括了一切高级行为、一切艺术、一切表露出来的情绪。表达的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

  3、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花犯念奴”“花犯”。以毛滂《元会曲·九金增宋重》为正体,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另有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五叶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等。“水调歌头”词调来来源于《水调》曲。《水调》曲,为隋炀帝所制。唐刘餗《隋唐嘉话》说:“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脞说》也说:“《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自制,声韵悲切,帝喜之。乐工王令言谓其...

  4、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白居易画像唐代宗大历七年(...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