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湖北省·三游洞》古诗词赏析 山回路转几人知

非凡网 13 0

描写《湖北省·三游洞》古诗词赏析

  三游洞位于宜昌市西10公里,西陵峡口北岸的西陵山上。它背靠长江,面临下牢溪,是三峡中著名古迹。唐代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元稹、白行简三位当时的著名诗人巧遇于峡口,相约游赏此洞,寻幽探胜,赋诗抒怀,并由白居易撰 《三游洞序》,以纪其事。三游洞由此得名。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于1059年冬出川赴京,途经夷陵,亦乘兴游赏此洞,人称“后三游”。此后,三游洞更是闻名遐迩。“夷陵有夷山,夷山多名洞。三游最著名,喧传自唐宋。” 即是指此洞。

  三游洞形成于峭壁中部,高岚深谷,山水秀丽。洞分前室与后堂,前室空旷明敞,后堂清幽深奥,前室与后堂之间有钟乳石二根,并列下垂,宛如门楹。后室之旁有一小洞,扶壁伛偻前行,可至洞外俯瞰大江。洞室内满布历代题刻,或诗或文,有隶有篆,技艺高超,琳琅满目。洞顶有三国时蜀汉刘封所筑城垒。江边一石突兀而前,下临大江,绝壁千寻,乃 “张飞擂鼓台”。台上尚有“至喜亭”,因欧阳修而得名。登亭纵目,群山如环,江流浩荡,葛洲坝雄姿飞来,令人心旷神怡。

  夷陵峡口明月夜,此处逢君是偶然。

  一别五年方见面,相携三宿未回船。

  往事渺茫都似梦,旧游零落半归泉。

  未死会应相见在,不知何地复何年。

[诗名] 遇微之于峡中(全诗34句)

  [作者] 白居易,此诗即作于白居易、元稹(即元微之)、白行简三人游洞之日。关于此次相会,白居易另有《三游洞序》,记之甚详,此诗为赠元稹的“七言十七韵”,诗中有送别的凄楚,不期而遇的惆怅,有浪迹的悲怆,全诗感情沉郁,出语苍凉。

  [注释] ●夷陵峡口:即西陵峡口。●是偶然:指巧合。白居易赴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任,溯长江由下而上去赴任; 元稹由通州 (今四川达县)改任虢州(今河南灵宝)长史,顺长江自上而下,两人在夷陵不期而遇,故称“偶然”。●旧游零落:说往日朋友去世的已很多。●半归泉:泉是指黄泉,归泉即说人死,半归泉之意就是“半截入土”的人了。句有悲怆感,说明两位诗人在仕途上均不甚得志。

  仙境难寻复易迷,山回路转几人知?

  惟应洞口春花落,流出岩前百丈溪。

  [诗名] 三游洞

  [作者] 欧阳修

  [注释] ●百丈溪:作者原注:“即下牢溪也”。

  洞门苍石流成乳,山下寒溪冷如冰。

  天寒二子苦求去,我欲居之尔不能。

[诗名] 三游洞题壁

  [作者] 苏洵,据《宋史》及《宜昌府志》考证,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农历十二月,苏洵携二子苏轼、苏辙赴汴京应考,途经夷陵,同游三游洞,并各题一诗,书于洞壁之上。后世称“后三游”。

  [注释] ●乳:石钟乳。●二子:指他的两个儿子苏轼与苏辙。

  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履冷苍岩滑。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云深夜无月色。

[诗名] 游三游洞

  [作者] 苏轼

  昔年有迁客,携手过丛岩。

  去我岁已百,游人忽复三。

[诗名] 三游洞题壁

  [作者] 苏辙

  [注释] ●迁客:指白居易、元稹,受谪迁的官员。●去我岁已百:前三游为公元809年,后三游为1059年,相距250年,故言 “岁已百”,“百”非确数。●游人忽复三:言这次游洞又是三个人 (即苏氏父子三人)。

  洞前危径不容足,洞中明旷坐百人。

  三人一去无复见,至今冠盖长满门。

[诗名] 三游洞

  [作者] 苏辙

  [注释] ●危径:山上高而险的小路。●明旷:明亮宽广。●三人:指白居易、白行简、元稹。●冠盖:旧指仕官者的冠服和车盖,意即三人早就故去,而三游洞至今却见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经常来此游览,雍塞洞门。

  旧观三峡图,常谓非人情。

  意疑天壤间,岂有此峥嵘。

  昨日到峡州,所见始可惊。

  乃知画非妄,却恨笔未精。

  峨巍冠冕古,阿娜髻鬟倾。

  怪怪与奇奇,万状不可名。【由 www.LLYSC.cn 编辑】

[诗名] 系舟下牢溪三游洞二十八韵(全诗56句)

  [作者] 陆游

  [注释] ●旧观句:说昔日看到人绘三游洞图,觉得不近人情,也就是画得太美了,实际可能未必如此。●意疑句:说我怀疑天地间,真有这样峥嵘的山水景物吗?●昨日句:昨日到峡州(即夷陵),一看之下,方才大吃一惊。●乃知句:这才知道昔日所看到的三游洞画,并非凭空臆想所画,我只恨笔法不精,难以形容此景之美。●峨巍句:描写山势的巍峨,与下牢溪的阿娜多姿。●怪怪句:奇奇怪怪的山石,实在难以名状!

  汲取满瓶牛乳白,分流触石佩声长。

  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

[诗名] 三游洞前岩下小潭水甚奇,取以煎茶 (全诗8句)

  [作者] 陆游

  [注释] ●小潭:在三游洞左侧岩下,石级蜿蜒,潭清而洌,自陆游尝后,已名闻遐迩,人称为“陆游泉”,游洞之人,无不慕名一顾。此诗是陆游记当地取泉煎茶之事。●牛乳白:指泉的颜色。●佩声长:泉流触石,如妇女环佩之声,悠扬悦耳。●囊中:袋中。●日铸:一种名茶,产浙江日铸山,茶因山得名。陆游当时即以囊中的日铸茶,在此取泉水煎之。故说不是名泉不合尝,也即说这真是名泉之水。

  古洞访幽深,曾有先贤履迹。抬首危崖百丈,对下牢清澈。万方多难忆当年,未逭妖魔劫。远望江头鼎沸,启宏图初页。

[词名] 好事近·访宜昌三游洞

  [作者] 吴丈蜀

  [注释] ●下牢:溪名。●万方多难:洞旁有“万方多难”刻石。●宏图初页:指紧张施工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免费下载关于描写《湖北省·三游洞》古诗词赏析大全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借助绘画中的描绘(画出或描画)术语,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梅尧臣(宋)《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警俗。”尚仲贤(元)《柳毅传书》第四折:“向画阁兰堂描写在流苏帐,说不尽星斗文章,都裁做风流话儿讲。”沈德符(明)《野获编·山人·山人歌》:“赵伯起孝廉长王百谷八岁,亦痛恶王为人,因作《山人歌》骂之,其描写丑态...

  2、湖北省:湖北省,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北纬29°01′53″—33°6′47″、东经108°21′42″—116°07′50″之间,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总面积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湖北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属长江水系。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全省除高山地区属高山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

  3、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

  4、作者:一般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有时也指某种理论的创始人,或某一事件的组织者或策划者。在苏联、法国、联邦德国、西班牙等国的版权法中,作者指通过自己的独立构思、运用自己的技巧与方法,直接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并产生出体现创作者个人特性的作品的自然人,其中包括小说家、诗人、散文作家、剧作家、作曲家、歌词作家、记者、画家、书法家、雕刻家、工艺品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摄影家、翻译家、计算机程序编制者等。美、日等国的版权法也承认法人为作者。【词目】作者【拼音】zùozhě【英文】anauthor;awriter∶文章的写作者;艺术品的创造者。∶创始之人。创始之人。礼记《礼记·乐记》:“作...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