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笱》原文与鉴赏
作者: 张镛 【本书体例】
【原文】:
敝笱在梁(1),其鱼鲂鳏(2)。齐子归止(3),其从如云(4)。
敝笱在梁,其鱼鲂与(5)。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维维(6)。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鉴赏】:
这是一首用比兴手法讽刺统治阶级荒淫无耻、奢侈放荡的诗歌,描写生动,揭露深刻,表现了广大人民的极大愤慨与不满。
《诗序》说:“《敝笱》,刺文姜也。齐人恶鲁桓公微弱,不能防闲文姜,致使淫乱,为二国患也。”显然,诗中所指,确为文姜、鲁桓公一类人。据《左传·桓公十八年》载:鲁桓公娶齐襄公的妹妹文姜,齐襄公与文姜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关系,两人竟置伦理道德于不顾,私下通奸作乱,实为世人所不容。此事败露后,“公谪之,以告”,文姜竟无悔过之心,反与齐襄公一道将鲁桓公暗自勒死,据《左传》所说,大约在鲁桓公“十八年春”(即公元前694年),齐鲁两国会盟于泺,文姜在车骑、随从的簇拥下,随鲁桓公回到了齐国。文姜至齐后,随及与“齐侯通焉”。此后,他们多次往来,频繁私通。这两个丧失人性、败坏世俗的统治者,激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恨。《敝笱》一诗,就是以此为背景写成的。
全诗三章。每章除更换个别词语外,句式结构完全相同,形成“一唱三迭”的艺术形式。第一章“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意思是说:鲁桓公象破旧的捕鱼竹篓,在拦鱼的堤坝上捉鱼。文姜如同水中的鲂鳏小鱼,破旧的捕鱼篓怎能捉住鱼呢?如今文姜要回齐国会见哥哥,她的随从象云一样多!第二、三章,仅仅改换为“鲂鱮”、“如雨”,“维维”、“如水”,但表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却大不相同。这样更换词语,不仅仅是表现手法上的需要,而且更深刻地把文姜那种来往齐鲁之频繁,随从人马之浩大,淫乱为害之成性,礼义廉耻之不顾的所作所为,一尽字里行间之中。
这首诗运用比兴手法极为成功,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诗人以破旧的捕鱼器具“敝笱”作比,喻鲁桓公的愚昧、“微弱”,不能防闲文姜的淫乱作恶;并以第一章的“鲂鳏”(即小鱼)、第二章的“鲂鱮”(即头大肥胖的鱼)和第三章的“维维”(即行相随顺义)作比,喻文姜要依仗齐国势力,无视鲁桓公的管束而放荡不拘、淫乱无度之意。这样设比,既形象生动,又含蓄有致,耐人寻味。正如朱熹《诗集传》所说:“齐人以敝笱不能制鱼,比鲁庄公(按,当指桓公)不能防闲文姜,故归齐从之者众也”。可见此诗比喻手法确为精当巧妙,是古往今来所公认的。从总体上说,全诗又以“一唱三迭”,托物起兴的联想手法,表现出文姜的厚颜无耻、放荡不拘的恶劣品德。诗的每章开头两句,极言文姜在车骑、随从的簇拥下,回齐国私见哥哥的境况。这样托物起兴,反复吟唱,不仅能加强诗的气势,突出中心思想,而且在反复吟唱中,读者会透过字里行间,深层渐化,豁然发现文姜的丑恶灵魂,自然觉得她已经到了淫乱成性、本性难改的地步,人们必然对她产生厌恶、憎恨之情。各章第四句中的“如云”、“如雨”、“如水”,既是比喻,又意存关联,互为因果。王安石《诗义钩沉》引陆农师曰:“其从如云,无定从风而已。云合而为雨,故以雨继之;雨降而成水,故以水继之”,这是以成云致雨,下雨成水的自然规律设比,一是比为文姜之随从由少增多的过程,二是譬喻文姜由淫性到成性,由成性到本性难改的必然结果。诗人巧设比喻,对文姜肮脏龌龊的灵魂揭露无遗,真可谓淋漓尽致!
免费下载《敝笱》原文与鉴赏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鉴赏: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犹识别,辨识。《晋书·王戎传》:“族弟敦有高名,戎恶之。敦每候戎,辄托疾不见。敦后果为逆乱。其鉴赏先见如此。”谓赏识。唐李翱...
2、桓公:齐桓公(?~公元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母为卫姬。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灭掉谭、遂、鄣等小国,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开方、常之巫等人。公元前643年病死。齐襄公时,齐国政治混乱。管仲、召忽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鲍...
3、淫乱:淫乱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yínluàn,是指风气不正,道德败坏。也指性行为放纵,违反道德标准。《礼记·乐记》等均有相关记载。性行为放纵风气不正,道德败坏。《礼记·乐记》:“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庄子·渔夫》:“人伦不饬,百姓淫乱。”三国魏嵇康《乐论》:“罢乐之后,下移逾肆,身不是好,而淫乱愈甚者,礼不设也。”《云笈七签》卷九:“外儒失道,不知道为儒本,儒为道末;本末不知,致无长寿之人,遂为淫乱之俗也。”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六·诗解》:“而先生疑以为男女赠答之词,则亦以为《卫风》多淫乱之诗,而疑其或然耳。”指性行为放纵,违反道德标准。《荀子·天论》:“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