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类·苍茫感慨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公瑾(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一阕,苍茫感慨,情见乎词,当为草窗集中压卷。虽使美成(周邦彦)、白石(姜夔)为之,亦无以过也,惜不多觏耳。(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
【词例】
一 萼 红
周 密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厓阴苍老,一片清愁。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 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
【解析】这首登临吊古伤今之词,学者们断定写于宋恭帝德祐二年 (1276),时元军已破南宋首都临安,掠太后,幼帝北去,不久婺州等地相继落入元军手里。周密流亡,这年冬天到会稽,拜访王沂孙,登临会稽郡所后面的蓬莱阁,吊古伤今,抒发亡国的哀思而作此词。陈廷焯评此词写得“苍茫感慨”,是为周密 《草窗集》 中的压卷之作。可谓知人之论。
“苍茫感慨”是指此词境界空阔高远,感慨邃深,非徒一般吊古感伤之作,发思古幽情之篇。
词的上片写登临所见之景,景中寓情。开端三句写登深山,入幽境,临高阁,举步维艰。天色昏黄暗淡,云气凝重,雪意未消。从举步,从气候,传达出其抑郁沉重的心情,是亡国后心理的写照。因此眼前鉴湖水曲,岸边寒沙,当年的兰亭茂林修竹,今则蓑草寒烟。俯仰天地,近观远眺,顿生千古悠愁。于此景此情,而感慨岁华催人,漂零江湖,越走越远,瞻念前途,亡国丧家,何处是归宿,想效古人范蠡,泛舟五湖,忘我归隐。但又无念我之知音,孤独凄凉。再放眼,依然是古磴斜松山崖阴森,苍苔幽老,满目清愁。上片写景一片苍茫,时空久远,以个人身世漂零,深寓国家、历史、人生的浩叹。物我交感情景相印,因而境界苍茫。
下片抒情,情中见景。换头处转写回首往事,漂零天涯,夜梦思归,多少次梦魂飞临会稽的西浦、东州,泪洒如雨。今天宿愿已偿,登临蓬莱阁,却生故国故乡之思,有如王粲登楼,江山虽美,终非我之故土,而无心停留。过去朝思梦想的第二故乡会稽,如今已落入元军之手,身被异族所奴役。亡国亡家之叹,孤苦无依之苦,齐集心头。自责自问,最亏负于眼前娇美的秦望山,明明如镜的鉴湖,在这江山易主之时,方来此地游赏。何等伤心! 何等悲切! 悔恨何及!“最亏负”一本作“最怜他”,终是挚爱之心。爱深恨切愁极,无法排遣。忽而由眼前呼唤唐代开国盛世的四明狂士贺知章,饮酒狂吟,忘情人世、消除烦忧。虽是幻想,意在借古人,排遣愁思。暗示现实的无情,绝少知音,因而决不媚敌求荣。情中见景,拓展时空,以现在为轴,上朔下伸,抒写自我心境,透视社会沧桑,愧疚好江山、愧疚美祖国。时空辽阔,情意高远,深化上片景中之情、古今之情,家国之悲,浑然一体。曲折跌宕,吞吐自如,沉郁顿挫,使人如见词人独立苍茫,沉思古今,悲恨塞满天地。以苍茫的境界,写出苍茫之感慨。情感天地,词泣鬼神,古往今来,人神共鉴,传达出时代与人类的最深的痛感与悲感。“亡国之音哀已思。”所以,陈廷焯正确地概括为苍茫感慨,“情见乎词”,“压卷之作”。
免费下载风格类·苍茫感慨的宋词艺术技巧 风格 特点 特征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特征:特征,汉语词语,读音为tèzhēng,意思是一事物异于其他事物的特点。(1)特别征召。别于平常的乡举里选。(2)人或事物可供识别的特殊的象征或标志。(3)特点。《后汉书·郎顗传》:“天之生固,必为圣汉,宜蒙特徵,以示四方。”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建光中,公车特徵,至拜侍中。”金·元好问《王黄华墓碑》:“避汉末之乱,徙居辽东。曹公特徵,不应,隐居终身。”鲁迅《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这假面上,大约一定得表示出这角色的特征,一面也是这角色的脸相的规定。”曹禺《雷雨》第一幕:“在阳光下他的脸呈着银白色,一般人说这就是贵人的特征。”周恩来《目前军阀混战的形势》:“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
2、苍茫:苍茫,汉语词汇,读音cāngmáng,意思是指辽阔遥远而望不到边,出自刘白羽《日出》、茅盾《子夜》、杜甫《北征》等。苍茫词语的图片(19张)(选自《现代汉语词典》)组词:~大地|暮色~|云水~。广阔无边的样子。刘白羽《日出》:“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拔欢抹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地嚷糠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模糊不清的样子。茅盾《子夜》四精誉剃:“曾沧海在苍茫的暮色中一见那人颔下有只故一撮小胡子,便知道是吴府总管费小胡子费晓生。”犹匆忙。唐杜甫《北征》诗:“杜子将北征,辩请婚姜苍茫问家室。”仇兆鳌注:“苍茫,急遽之意。”询舟兆在苍茫的大...
3、蓬莱阁:蓬莱阁,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是一处古建群。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蓬莱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其“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享誉海内外。蓬莱阁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发展成以古建筑群为中轴,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四种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为底蕴,山(丹崖山)、海(黄渤二海)、城(蓬莱水城)、阁(蓬莱阁)为格局,登州博物馆、古船博物馆、田横山、合海亭及黄渤海分界坐标等20余处景点为点缀,融自然风光、历史名胜、人文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休闲度假胜地。蓬莱阁景区,先后荣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创建...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