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兰花的诗句四字71句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非凡网 36 0

  咏兰花的诗句四字

兰花的著名诗句

  1、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兰》唐·无可

  2、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咏兰》元·余同麓

  3、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兰》唐·李峤

  4、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一宋·刘宰

  5、结根喦谷谢群芳,多谢光风为发扬。骚客毋烦赋纫佩,省郎行矣趣含香。《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二宋·刘宰

  6、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兰花诗》唐·李白

  7、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兰》唐·唐彦谦

  8、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兰》唐·唐彦谦

  9、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写兰》明·景翩翩

  10、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兰》明·董其昌

  11、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折枝兰》清·郑板桥

  12、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着色兰》明·张羽

  13、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兰花》明·孙克弘

  14、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兰花》明·薛网

  15、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兰》明·董其昌

  16、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画兰》明·李日华

  17、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题杨次公春兰》宋·苏轼

  18、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芳兰》唐·李世民

  19、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高山幽兰》清·郑板桥

  20、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兰花》明·刘伯温

  21、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春庄》唐·王勃

  22、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题画兰》清·郑燮

  23、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馨香满襟袖,欲寄同心者。道远不可求,余怀为谁写。佩服林下游,自爱逸而野。《采兰吟》宋·释文珦

  24、鶗鴃潜消百草芳,清芬散逐楚风扬。洛阳姚魏空增价,愧死喦隈有国香。《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三宋·刘宰

  25、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咏同心兰四绝句》清·钱谦益

  26、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兰》宋·丁谓

  27、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王楚玉画兰》明·陈继儒

  28、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幽兰》宋·释文兆

  29、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题兰》清·郑燮

  30、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石兰》宋·梅尧臣

  31、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兰》宋·梅尧臣

  32、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33、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幽兰》唐·崔涂

  34、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水墨兰花》明·徐渭

  35、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兰花二首》明·李日华

  36、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馨香满襟袖,欲寄同心者。道远不可求,余怀为谁写。佩服林下游,自爱逸而野。《采兰吟》

  37、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韩愈《幽兰操》

  38、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两汉·刘彻《秋风辞》

  翻译:兰花、菊花都无比秀美,散发着淡淡幽香,但是我思念美丽的人的`心情却是难以忘怀的。

  39、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明·张羽《着色兰》

  翻译:绿色的叶子上沾染着露水,像是要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40、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元代·倪瓒《题郑所南兰》

  翻译:秋风凛冽兰蕙变成茅,江南寂寂生气已全消。

  41、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宋代·苏辙《种兰》

  翻译:兰花生在幽静的深谷没有人知道,客人种在东轩的兰花送给我阵阵香气。

  42、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元·余同麓《咏兰》

  43、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幽兰操》韩愈

  44、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题令狐家木兰花》作者:白居易

  45、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兰》唐·唐彦谦

  46、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春庄》唐·王勃

  47、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兰》唐·唐彦谦

  48、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兰》唐·李峤

  49、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兰》明·陈汝言

  50、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兰花诗》唐·李白

  免费下载咏兰花的诗句四字71句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兰花:兰花(学名:Cymbidiumssp.):是单子叶植物纲、兰科、兰属植物通称。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

  2、君子:“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历代儒客文人将以君子之道自勉作为行为规范。《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花之君子。——清·周容《芋老人传》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君子博学。——《荀子劝学》对别人的尊称,犹言先生君子书叙。——唐·李朝威《柳毅传》君子登山。——明·顾炎武《复...

  3、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白居易画像唐代宗大历七年(...

  4、郑板桥: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郑板桥(73张)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