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七言古诗词佳句 一
1、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2、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3、相对遥相望。
4、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5、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6、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中秋节 :
9、杜牧
10、《清明》
11、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12、《水调歌头》
13、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4、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5、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16、他乡七夕
17、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18、春节 :
19、七夕:
20、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2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22、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23、《元日》王安石
24、孟郊
2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6、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27、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2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9、未得渡清浅,
3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1、河畔牵牛郎。
32、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古诗或古诗句
33、韩翃
34、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二十四节气的七言古诗词佳句 二
1、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2、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4、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5、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6、河边织女星,
7、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10、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1、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2、《卖痴呆词》范成大
13、古意
14、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15、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6、孟浩然
17、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18、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19、清明节 :
20、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2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23、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24、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
25、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26、苏东坡
27、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2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9、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30、重阳节:
31、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32、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33、《寒食》
3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免费下载二十四节气的七言古诗词佳句(精选69句)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七言: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七言绝句出现于六朝时期,成熟于唐代,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词语:七言拼音:qīyán《汉书·东方朔传》:“朔之文辞,此二篇最善。其馀有《封泰山》……八言、七言上下,《从公孙弘借车》,凡向所録朔书具是矣。”颜师古注引晋灼曰:“八言、七言诗,各有上下篇。”《陈书·江总传》:“好学,能属文,於五言七言尤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七言起於汉武柏梁。”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十:“不知唐人五言工,不必再工七言也;古...
2、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廿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现行的“二十四节气...
3、佳句:佳句,汉语词汇,拼音jiājù,指诗文中精彩的语句或美妙的诗文。指诗文中精彩的语句。借指美妙的诗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远游凌绝境,佳句染华笺。”唐皎然《诗式》:“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佳句喧众口,考官敢瑕疵!唐白居易《梦行简》诗:池塘草绿无佳句,虚卧春窗梦阿怜。唐罗隐《题方干诗》:“顾我论佳句,推君最上流。”宋苏轼《再和》:君才敏赡兼百夫,朝作千篇日未晡。朅来湖上得佳句,従...
4、节气: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廿四个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廿四节气与干支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廿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将天文、农...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