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叙事的诗句
1、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潘安《悼亡诗三首》
2、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谢灵运《登池上楼》
3、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萧纲《采莲曲》
4、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周邦彦《蝶恋花·早行》
5、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6、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7、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8、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徐祯卿《在武昌作》
9、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10、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11、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12、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13、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4、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曹丕《燕歌行》
15、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1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17、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18、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张炎《清平乐·采芳人杳》
19、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张籍《蓟北旅思/送远人》
20、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李白《独不见》
21、顽老情怀,都无欢事,良宵爱幽独。——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22、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23、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24、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李璟《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
25、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26、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27、春风旍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28、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吴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怀》
29、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30、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李觏《秋晚悲怀》
31、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32、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
33、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
34、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35、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江外思乡》
36、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柳永《甘草子·秋暮》
37、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蒋捷《虞美人·梳楼》
38、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9、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0、莫辞秉烛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陇烟。——王守仁《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
41、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42、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43、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马戴《灞上秋居》
44、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
45、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高适《送魏八》
46、心事孤山春梦在,到思量、犹断诗魂。——吴文英《极相思·题陈藏一水月梅扇》
47、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48、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周密《玉京秋·烟水阔》
49、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李白《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50、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辛弃疾《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51、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52、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故乡心事在天涯。——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53、白头空负雪边春,着意问春春不语。——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54、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55、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56、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尹式《别宋常侍》
57、春去秋来也,愁心似醉醺。——欧阳炯《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58、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白居易《买花/牡丹》
59、宴尔新婚,以我御穷。——佚名《谷风》
60、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61、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龙。——赵汝愚《雨后送李将军还祠偕同寅饮一杯亭》
62、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63、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薛昭蕴《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
64、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65、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赋得暮雨送李曹》
66、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周邦彦《兰陵王·柳》
67、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68、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温庭筠《送人东游》
69、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70、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梅尧臣《苏幕遮·草》
71、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72、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7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4、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75、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76、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7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佚名《氓》
78、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79、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杜甫《宿府》
80、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杜甫《禹庙》
81、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82、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李白《江南春怀》
83、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84、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85、淡淡横朝烟,脉脉深秋思。——刘道着《湘江秋晓》
免费下载关于写人叙事的诗句集合200句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临江仙: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格律俱为平韵格,双调小令,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代表作有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宋李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临江仙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南宋黄昇《花庵词选》注:“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仙事。”明董逢元《唐词纪...
2、周邦彦:周邦彦(1056年-1121年或1058年-1123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文学家、音乐家、官员,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周邦彦自少性格疏散,但勤于读书。宋神宗时成为太学生,撰《汴都赋》,歌颂新法,受到神宗赏识,升任太学正。此后十余年间,在外漂流,历任庐州教授、溧水县令等职。宋哲宗亲政后,周邦彦回到开封,任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职。宋徽宗时一度提举大晟府,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后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在南京应天府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宣奉大夫。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
3、李白: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其生...
4、杜甫: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