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宋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间。①
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②
寄语诸公肯湔祓,割鸡令得近乡关。③
【注释】 ①凌云赋:《史记·司马相如传》载,相如曾作《大人赋》,汉武帝读后,“飘飘有凌云之气”。陆沉:沉晦,埋没。黄绶:黄色的印绶。低级官吏所用。②杯中物:指酒。③湔祓(jianfu煎伏):荐拔。割鸡:《论语·阳货》载,孔子到了子游作县宰的武城,闻弦歌之声,笑着说:“割鸡焉用牛刀?”因以“割鸡”作治理一县的代称。
【译文】 老朋友以前就写过壮气凌云的辞赋,哪里想到他会沉埋在卑官中间?如今已头白眼花,还要仕途奔走,待到儿婚女嫁之后,才可望回到家山。只有对杯中美酒心还未死,纵使春天也不能恢复镜里的朱颜。我想寄语当权的兖衮诸公:如果你们肯荐拔的话,那就请让他在离家乡近的县份当官!
【集评】 清·方东树:“起叙事往复顿挫。后半虽衍,而有远趣。”(《昭昧詹言》卷二十)
今·黄宝华:“像一幅写意人物画,笔触简炼,风格奇拗。”(《宋诗鉴赏辞典》第527页)
【总案】 王文通是位沉屈下僚的才士,年已老大,还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当县令,自然是满腔抑郁牢骚的了。诗中对这些怀才不遇的人充满着关切之情,以旷达的语言表现出来,更见其内心的愤激。五、六两句着力锻炼,一“朱”字活用作动词,句意即生新有味,这就是前人所盛称的“诗眼”。
免费下载黄庭坚《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宋诗原文 译文 注释 赏析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宋诗: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自具特色。文学史上提到宋诗﹐有时是作为宋代诗歌的简称﹐有时则指某种与唐诗相对的诗歌风格。宋代诗歌依时间先后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发展时期。虽然其成就不如唐诗﹐但对后世的影响仍然很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北宋开国到宋真宗赵恒朝七八十年的时间里﹐宋诗基本上沿袭唐风。主要流派有以王禹偁(954~1001)为代表的白居易体(简称白体)﹐魏野(960~1019)﹑林逋(968~1028)为代表的晚唐体和杨亿(974~1020)﹑刘筠(970~1030)﹑钱惟演(977~1034)为代表的西昆体。诗人的个人成就以王禹偁为最大。他是宋代提倡向李白﹑杜甫﹑白居易学习的...
2、次韵:次韵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ìyùn,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指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也称步韵。世传次韵始于白居易、元稹,称“元和体”。唐元稹《酬乐天馀思不尽加为六韵之作》:“次韵千言曾报答,直词三道共经纶。”原注:“乐天曾寄予千字律诗数首,予皆次用本韵酬和,后来遂以成风耳。”一说始于南北朝。明焦竑《焦氏笔乘·次韵非始唐人》:“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载王肃入魏,舍江南故妻谢氏,而娶元魏帝女,故其妻赠之诗曰:‘本为薄上蚕,今为机上丝。得路遂腾去,颇忆缠绵时。’继室代...
3、注释:注释是指解释字句的文字,也指用文字解释字句。可以是文字符号图片等多种形式。注释,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为古书注释开始于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分得较细,分别称之为注、释、传、笺、疏、章句等。包含的内容很广。诸凡字词音义、时间地点、人物事迹、典故出处、时代背景都是注释对象。有脚注、篇末注、夹注等形式。古籍注释列在正文之中,有双行夹注和夹注。现代书籍注释列于正文当页之下,称脚注,亦称本面注;列于文章之后或列于书籍之后者称篇末注。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全书注文的编排一般要求统一,以便于读者查考。注释在教科书中应用广泛,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现代学术作品中的注释一般分内容解释...
4、黄庭坚: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宋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宁人(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祖籍浙江省金华市。北宋诗人黄庶之子,南宋中奉大夫黄相之父。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
标签: 诗词鉴赏